刁文瑜;徐新根;殷凤珍;王华
近些年大肠疾病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而大肠息肉是常见多发疾病.并且可能发展成为大肠癌,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院自1998~2003年使用结肠镜,检出息肉647例,根据情况分别进行了镜下电切、手术及保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捷;李寿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血液流变学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检查项目,老年人中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往往提示许多相关病变.而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其临床意义更为重要,是提示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机率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亚东;孙述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HLFOXA(羟基喜树碱Hydroxycarnptothecin HCPT,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 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草酸铂Oxaliplatin L-OHP.)方案全身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1例进展期胃肠道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其中胃癌11例,采用ELF(鬼臼乙叉甙Etoposid VP-16,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 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方案;大肠癌15例,采用LF(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方案.治疗组25例,胃癌14例,大肠癌11例,均采用HLFOXA方案作全身联合化疗.结果治疗组胃及肠道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7.1%和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和20%,治疗组不良反应以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和皮疹为主,均能耐受和可逆.结论HLFOXA方案治疗进展期胃肠道癌有肯定的近期疗效,虽然同样有毒副反应,但大多能耐受,且可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护理.方法对8例主动脉瘤进行微创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专科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人血压控制理想,情绪稳定,并发症少.结论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围手术期加强专科护理,心理支持,严密监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成功开展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彩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科于2002~2003年5月共对40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施行经尿道膀胱电切除术.通过随访观察,其疗效远优于传统的局部理疗及尿道扩张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容重睑手术的设计方法.方法经验结合眉缘距离及睑裂长度的测量综合分析,认真听取受术者的要求,精确设计重睑线.将重睑弧的顶点设计在重睑线的黄金分割点(即0.618)上,以内侧点宽度<顶点宽度≥外侧点宽度为基本模式.选用切开法完成美容重睑手术.本组例数487例,男102例,女385例;年龄18~48岁,其中18~25岁为394例约占80%.职业以学生、教师、服务行业、干部为主.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435例,不满意38例,失败14例.术前上睑下垂的漏诊和缝线滑脱是主要的失败原因.结论采用施术者经验结合眉缘距离及睑裂长度的测量的设计方法,可以避免施术者人为因素,较为客观,可减少设计误差,提高手术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祁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婚前教育,提高婚恋人群的健康保护意识.方法选取黄浦区1997~2002年婚检对象35734例资料,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用SPSS 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5734例婚检对象中,患病率8.49%(3034/35734).检出疾病依次以生殖系统疾病57.28%(1738/3034),内科疾病16.8%(510/3034),传染病16.05%(487/3034)为主.结论加强婚前宣教,针对重点人群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人群整体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美玉;章晨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母乳是婴儿佳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是世界范围内的爱婴行动.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剖宫产术后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是临床护理较为关注的问题.现将我院95例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权亚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其次有免疫治疗、中医中药、高频透热和超声聚焦等等,而化学治疗的重要性在肿瘤的整个综合治疗中越来越明显:许多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肿瘤患者只能作化疔控制症状、部分肿瘤在初诊时即失去手术机会而成为化疗的适应证、新辅助化疗亦成为消除体内微小转移灶,降期降级、缩小肿瘤利于手术分离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应用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用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致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总有效率达95.714%,提示用中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于一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部分常见老年性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3例老年性常见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对照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各组老年性疾病患者T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冠心病组T4水平亦低于健康对照组,重症心肌梗死病人尤为明显,其余各组T4水平及各组TS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部分常见老年性疾病呈现低T3综合征,其血清T3水平可辅助判定疗效,T3和T4水平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助于估计预后.
作者:黄桂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脑梗塞发病率高,虽然现代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庞思思;陈喜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57例肺毁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57例肺毁损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治愈55例(96%),死亡2例(4%).结论肺毁损病情严重,合并症多,严重危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早期及时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油山;任万武;杨三春;王敏;朱清;王时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Langendorff模型研究离体大鼠心肌对异氟烷预处理(isoflurane preconditioning,IsoP)的记忆时间.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记忆时间1组(M1组)、记忆时间2组(M2组)和记忆时间3组(M3组).监测复灌后心功能、生化指标和心肌存活面积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M1、M2和M3组LVEDP均明显降低(P<0.01),M1和M2组的LVDP恢复百分比在复灌后30min、60min时明显增高(P<0.05),M2和M3组-dp/dtmax在复灌后60min明显增高(P<0.05),M1和M2组在复灌后30min、60min的LVDP×HR的恢复百分比高于IR组(P<0.05),M3组在复灌后60min高于IR组(P<0.05),M1组LDH在复灌后60min的释放量低于IR组(P<0.05),复灌5min起CK的释放量低于IR组(P<0.05),M1和M2组的心肌存活面积高于IR组(P<0.05)和M3组(P<0.05).结论离体大鼠心肌对Isop的记忆时间在20min达到高峰,随后明显减弱或消失.
作者:燕宪亮;许铁;吕建农;张育才;曹汉忠;于常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兔半月板软骨损伤修复的条件.方法选用健康青紫兰兔48只,首先在兔半月板上造成统一的无血运区损伤模型.随机将兔分成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GF治疗组、FS治疗组和FGF/FS治疗组.术后2周、6周、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FS治疗组能形成疤痕组织愈合;FGF治疗组对无血运区裂伤愈合无明显影响,而对半月板边缘滑膜中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FGF/FS治疗组为纤维软骨样组织愈合,但其愈合组织与正常半月板组织仍有差异.结论应用FGF与FS复合物治疗半月板无血运区的损伤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熊建义;王大平;肖建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小鼠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夹尾间接刺激小鼠建立肝郁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柴胡疏肝散煎剂灌胃,并设空白对照.3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胃排空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柴胡疏肝散治疗组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1),胃泌素、胃动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显著改善实验性肝郁证小鼠的胃肠功能,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苗玉兰;郭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弓行体病是由弓行体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因机体反应性不同及弓行体寄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侵犯多种器官系统,包括脑、心、肺、肝、脾、淋巴结、肾脏、肾上腺、胰腺、睾丸、眼、骨骼肌和骨髓等[1],但以胸膜炎为主要表现者罕见.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增惠;李文;孟晓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院于2001年引进了美国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的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检验报告的档次、检验结果的质量和速度;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样品用量少、精密度高等优点.
作者:倪秀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我院30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的灌注技术.方法自1980年1月~2002年12月间,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29例.其中男270例,女59例.年龄17~73岁,平均59±18岁;体重范围42~90kg,平均70±21kg;体表面积范围1.36~2.1m2.手术包括作单支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双支搭桥66例,三支搭桥92例,四支搭桥39例,五支搭桥16例.此外,在32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合并作室壁瘤切除者52例,伴行二尖瓣置换术44例,伴作主动脉置换术3例,同时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5例.均采用中度血液稀释和高流量灌注技术,并采用4:1含血停搏液作为心肌保护的方法.手术中监测:心排量、心电图、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鼻咽部温度及尿排量.在体外循环中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99.6~19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35~42mmHg,pH维持在7.35~7.45,剩余碱维持在±5mEq/L.使整个转流过程中更接近人体的生理需要,以提高体外循环的质量.结果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为79~400min,平均161±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8~148min,平均90±24min;心脏停跳时间为40~204min,平均96±21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90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7cmH2O,尿量为1000~2000ml.329例中237例为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72.9%.全组病例体外循环过程顺利,无意外故障发生.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长时间体外循环中应注意的问题:采取中度血液稀释和中度低温的方法,心肺转流中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90mmHg,术中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及时补充碱性药物和电解质,同时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可采用含血停搏液作顺灌、逆灌和桥灌相结合的方法.此外应使用体外超滤,这是提高体外循环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刁文瑜;徐新根;殷凤珍;王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颅脑外伤后脑梗塞发病率不高,但儿童病例占有较大比例.我科自1996~2002年共收治儿童外伤后脑梗塞11例,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玉铸;白雪卿;范文胜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