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庞思思;陈喜志

关键词:
摘要:脑梗塞发病率高,虽然现代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交往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礼仪是指礼貌、仪容,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约定俗成,并为一定的交往环境和人们生活中所接受的一种文化和道德修养.礼仪在护护关系、护患关系中十分重要.

    作者:赵庆云;张华;侯红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现代放疗中的体位固定技术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是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由于高精度的放疗治疗机,包括模拟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TP3)和CT、MRI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仅可得到高精度的肿瘤定位、高精度的治疗计划设计,而且还可得到高精度的治疗.

    作者:刘根华;吴金明;丁生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本文对30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患儿用复方丹参和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并对其疗效与预后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生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4例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放置体会

    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0月放置自膨式食管、带膜支架34例,所用器械包括5~10cm自膨式镍钛合金带膜食管支架,食管球囊扩张器,硬质食管镜,X线C臂机.所有支架均一次性放置成功,取得满意疗效,有效治疗了食管狭窄及瘘,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王时美;杨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化疗的价值及其相关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早期用5-Fu和卡铂作腹腔化疗.结果12例采用腹腔置泵化疗,其中3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复发,其余存活.结论早期用5-Fu和卡铂作腹腔内置泵化疗能降低胃肠道癌术后的复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唐向东;刘社芽;龙桃清;阳君武;唐剑平;邓红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原地区外科手术心电监护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地区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电图(ECG)变化.方法对198例手术病人常规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电监护.结果其ECG阳性检出术前为25.4%、术中为68.7%、术后为13.1%.结论高原缺氧的环境不会加重对手术病人的心肌损害,心电监护可以为手术病人早期防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作者:德庆央宗;马明桥;包文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44例肺栓塞临床表现与急诊诊断探讨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n,PE)是指各种栓于进入肺循环阻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由于PE突发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等,病死率极高,已成为临床死因的第4位疾病[1].目前,肺栓塞的误诊率仍高达70%[2].

    作者:韩寒;许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2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分型及临床表现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分型与临床表现,以帮助诊断及判断预后,我们对22例MM病人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骏;陈宝安;高冲;丁家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6例(26眼)持续高眼压的青光眼进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内出血、前房深浅、前房渗出、眼压等体征.结果26例手术顺利,无1例出现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对药物无法控制持续高眼压的青光眼应及时手术,以挽救视功能.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方法通过对978例行IUD取出术中发现的97例IUD嵌顿因素作了回顾性调查,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与临床分析.结果(1)IUD嵌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2)人流术中安置者嵌顿率明显高于月经干净后安置者P<0.05;带器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P<0.05;IUD的嵌顿率与IUD的种类也有明显关系,金属类环嵌顿率高,P<0.05.结论对在人流术中安环、取环时年龄偏大、安环时间较长、安置金属类圆环要求取环的妇女,出现嵌顿环的机率偏大,在取环时应尽量在B超监测下取环,可以增加取环成功的机会.

    作者:蒲鸿鸥;万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上海城区婚恋期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加强婚前教育,提高婚恋人群的健康保护意识.方法选取黄浦区1997~2002年婚检对象35734例资料,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用SPSS 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5734例婚检对象中,患病率8.49%(3034/35734).检出疾病依次以生殖系统疾病57.28%(1738/3034),内科疾病16.8%(510/3034),传染病16.05%(487/3034)为主.结论加强婚前宣教,针对重点人群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人群整体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美玉;章晨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LVH)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65例,其中高血压控制组35例,高血压未控制组30例,使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患者左室结构和左室功能.结果高血压未控制组较高血压控制组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1);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加大(P<0.05).结论降压治疗可逆转或延缓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黄为民;吴戴红;刘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宫颈妊娠致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24岁,因闭经54天,间歇性无痛性阴道大流血10h,于2003年3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3年1月24日.闭经后胃区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史.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小鼠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夹尾间接刺激小鼠建立肝郁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柴胡疏肝散煎剂灌胃,并设空白对照.3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胃排空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柴胡疏肝散治疗组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1),胃泌素、胃动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显著改善实验性肝郁证小鼠的胃肠功能,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苗玉兰;郭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莱姆病神经系统损害72例临床分析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莱姆病,以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为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莱姆病72例总结如下.

    作者:徐梅;王志华;王东晓;梅淑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DYNK-1型壁挂式绿康空气消毒机除菌效果的观察

    DYNK-1型壁挂式绿康空气消毒机,是应用现代高科技光触纳米催化,紫外线循环风、纳米活性碳分子筛技术研制的一种实用型消毒机,它集高效过滤、降解除尘、除异味、强力灭菌、降解有毒气体、新风补氧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动态消毒净化设备.

    作者:龚志术;何培霞;田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因子K判断实验室室内质控中失控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做高、中两个水平的室内质控,同时详细记录试剂的配制时间、质控品和校准物的复溶时间、计算因子K值、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项目.结果在采用终点法测定时,K值可用于鉴别失控原因来自校准物亦或是质控物,在采用酶速率法的试验中,试剂的不稳定常常引起较大的批间误差,试验证明,使用带标准的速率法可以有效防止试剂的批间误差.结论通过计算因子K来正确判定试验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蔡萍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腔扩大针安全链的制作使用及临床意义

    近几年来,在口内牙体治疗中,宜行可靠的治疗方法当属根管治疗.根管治疗以其治疗彻底,复发率少,病人复诊率减少而受到青睐.

    作者:潘联力;沈乃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科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浆IL-6、IL-8及内毒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内科治疗重症胰腺炎,对血浆IL-6、IL-8及内毒素(ET)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浆IL-6、IL-8及ET的含量,并与同期外科组比较.结果内、外治疗均可降低血浆IL-6、IL-8及ET的含量,但外科治疗可引起一过性IL-6、IL-8及ET升高(P>0.05),以后随之降低.结论治疗效果与降低血浆IL-6、IL-8及内毒素及有关外科组死亡率与IL-6、IL-8及ET持续增高有关.

    作者:赖少彤;米良田;鲍秀琦;蒋俊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梗塞发病率高,虽然现代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庞思思;陈喜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