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明开;王辉;于晶功;王乙;刘日旭;高鹏

关键词:大肠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RT-PCR
摘要: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2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6,x2=83.70,P均<0.05),且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P< 0.05).大肠癌新鲜组织中PIK3R1和VEGF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t=-2.61,P均<0.05).结论 PI3K和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尿酸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133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的类型和UA水平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低UA组(A组)124例,出血性高UA组(B组)28例,梗死性低UA组(C组)1039例和梗死性高UA组(D组)14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压、年龄、血清UA、血脂、血糖、WBC、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住院天数等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使用Ka-plan-Meier法,并用对数秩和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临床资料分析中,A组和B组患者的年龄、痛风、蛋白尿、肌酐、UA、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C组和D组患者的舒张压、糖尿病、痛风、卒中史、蛋白尿、肌酐、UA、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WBC经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中,高尿酸血症与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1.004 (P=0.000).梗死性脑卒中患者中,低UA发生终点事件的概率为20.3%,高UA为3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UA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系,而与梗死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清UA可作为梗死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姝;李旭;王晶;渠会彬;贾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促甲状腺素筛查结果分析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是产科面临的难题之一.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紊乱可增加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和甲亢危象的发生率,并导致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紊乱以及胎儿、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异常[1].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在临床上并无明显的危险因素,而且其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和隐匿的,因此往往被忽视.近年研究[2]发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相关,该类患者产后甲状腺功能常难以恢复,可出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 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的相应临床表现.

    作者:张倩岚;刘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2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6,x2=83.70,P均<0.05),且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P< 0.05).大肠癌新鲜组织中PIK3R1和VEGF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t=-2.61,P均<0.05).结论 PI3K和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明开;王辉;于晶功;王乙;刘日旭;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色银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癌HER2基因扩增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双色银染原位杂交技术(dual-color silver-enhanced in-situ hybridization,DSISH)检测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基因扩增的可行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DSISH技术检测230例患者胃癌切除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状态,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DSISH检测230份胃癌标本中43例存在HER2基因扩增,HER2基因扩增率为18.7%.HER2基因扩增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神经以及脉管侵犯无关(P均> 0.05).结论 DSISH技术检测胃癌HER2基因扩增状态具有可行性;HER2基因扩增可以反应胃癌生物学行为.

    作者:范大明;冉雯雯;孙玲玲;张龙宵;李玉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妊娠相关蛋白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病变致严重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通常发病突然、易反复且转归难以预测.故对其长短期预后的评估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焦点[1].近年来对ACS病理生理的研究揭示了所有ACS均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或表面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而引起.故检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成为ACS诊断和危险分层的一个新亮点.2001年Bayes-Gents等[2]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在易损斑块内表达丰富,在ACS患者血液中浓度增高.斑块的易损性被认为与粥样硬化部位增多的炎性细胞活动有关,激活的巨噬细胞参与了冠状动脉局部的炎症过程,其分泌的PAPP-A通过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4)的蛋白水解作用引起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释放增加及其生物活性增强,从而导致纤维帽变薄,斑块脆性增加和破裂.近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等进行了许多研究,发现PAPP-A作为重要介导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炎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诊断冠心病以及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3],现综述如下.

    作者:穆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有反应”丙型肝炎结果的思考

    患者,女,4岁,主因过敏性紫癜(混合型)入院.1 病程情况1.1 现病史 血液科患者郭××,女,4岁,山西长治平顺县人,2013年8月13日以过敏性紫癜(混合型)入院.患者家属陈述曾患感冒,已治愈.8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伴双下肢肌肉关节痛,未进一步诊治,8月8日出血点加重来院就诊.1.2 既往史 2.5岁曾患肺炎,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有阿奇霉素过敏史;无传染病史,无遗传病史.1.3 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贫血貌;体温:36.5℃、脉搏:13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0/50 mmHg;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7d,色鲜红,米粒到绿豆大小,部分融合成片,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与皮肤相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肝脾肋下未及,腹扁平,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肌肉关节痛2d,生理性神经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任建平;侯佳宜;宋玲;孙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V L1衣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衣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经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PV DNA阳性患者的官颈脱落细胞标本312份,采用CytoReact HPV L1试剂盒检测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并追踪其组织病理结果.结果 HPV L1衣壳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其细胞核着色为红褐色颗粒,位于鳞状细胞的表层,基底细胞无表达.312份官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有105份HPV L1衣壳蛋白呈阳性表达,总阳性率为33.65%(105/312),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为27.33% (47/172);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为36.92%(24/65);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of can 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为21.43%(3/1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为69.44%(25/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为28.57%(6/21);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为0.00% (0/4).六组间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SIL与HSIL相比,ASC-US/LSIL与ASC-H/HSIL相比,LSIL与HSIL/SCC相比,LSIL/ASC-H与HSIL/SCC相比,NILM与LSIL相比,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随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312例患者中有143例追踪到组织学结果,其中HPV 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的有46例,总阳性率为32.17% (46/143),其中慢性宫颈炎为27.08%(13/48),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Ⅰ,CIN Ⅰ)为48.84%(21/43),CINⅡ为33.33% (8/24),CINⅢ为17.39% (4/23),SCC为0.00%(0/5).五组间HPVL1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与CINⅡ/CINⅢ相比,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相比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官颈组织学病变程度加重,HPV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以30岁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岁组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为44.00%(44/100);>30岁组HPV L1衣壳蛋白阳性率为28.77%(61/2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 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HPV L1衣壳蛋白检测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智艳芳;李肖甫;班振英;邱翠;荣守华;张新;张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研究概况

    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使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临床感染十分常见,因其表现为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易引起感染的暴发流行,而MRSA医院感染严重,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也有增加的趋势[1].且国外已经出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Staphylococous aureus,VRSA)[2].因此,MRSA的治疗是临床非常棘手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就MRSA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远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显微镜法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重要意义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已被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血液标本是以EDTA-K2为抗凝剂的抗凝标本.而因EDTA-K2的影响而导致PLT检出减少的现象,在临床上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本文研究采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涂片法对血细胞分析仪所计数PLT减低的标本进行复核,以探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涂片计数法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PLT低于50× 109/L的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共562份,按PLT计数分为两组:1组PLT为(20~50)×109/L,2组为PLT< 20×109/L,标本采集均用EDTA-K2抗凝.1.2 仪器和试剂 希森美康Sysmex-21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稀释液中含0.2 g/L的EDTA-K2;湖南安信医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EDTA-K2真空管.1.3 室内质控 使用希森美康全血质控物,所有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性以CLIA'88对室间质评总误差的1/3作为判断标准.

    作者:文进;夏存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19-9、CA724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153例为患者组,同期选择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按检测结果将患者组分为肿标阳性组和肿标阴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在肿标阳性组、肿标阴性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肿标阳性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肿标阴性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2.09%、14.18%、11.94%,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3.28%.肿标阳性组、肿标阴性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A19-9水平在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CA724水平在肿标阳性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标阴性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处于不同Dukes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不同Dukes分期患者中,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在40%左右.结论 三项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阳性率均较低,建议临床高度怀疑结直肠癌的患者,即使在各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的情况下,也应及早接受肠镜检查,以免贻误病情.对于已手术的患者,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其术后评估指标.

    作者:韩建蓉;吴丽娜;刘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被动颗粒凝集法(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1份MP感染疑似患者血清,采用凝集法检测各样本中MP抗体的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对各样本中的MP IgM、IgA、IgG特异性抗体进行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8.4%,阴性符合率为75.8%,总符合率为84.3%.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Kappa=0.642(P=0.001),且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r=0.642,P=0.025).随着凝集法中抗体滴度由低到高,IgM、IgA亚型阳性的样本比例增加,且各滴度组间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凝集法阳性样本中既往感染比例为26.4%,现症感染率为58.1%.特异性IgM抗体在幼儿组(43.3%)及青少年组(36.1%)患者中检出率高,而IgG(100.0%)及IgA(66.7%)在老年组患者中检出率高.结论 凝集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较好;较之凝集法,ELISA法检测IgM、IgA、IgG亚型可提示病程,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对不同年龄段MP感染都具有诊断价值.建议同时参考抗体各亚型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现症感染.

    作者:张健;徐瑞亮;刘栋;陈新科;李雷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患者肝肾功能的改变及对胎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及10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测所有受试者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三组间除总胆红素和胱抑素C外,其他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酸(uric acid,UA)外,其余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直接胆红素外,其余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度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除ALP、胆碱酯酶、尿素氮和UA外,其他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与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754,r=0.860,P均<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肝肾功能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变,并严重影响妊娠的进展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袁恩武;娄小风;王全先;杜红梅;刘军杰;张玉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AFU、PA、CHE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患者围手术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之间行肝癌根治切除术的PHC患者42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8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AFU、PA、CHE、AFP、ALT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AFU、PA、CHE、AFP、ALT的水平在对照组、PHC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4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除AFU在对照组与术后14d之间,PA、ALT在术前与术后14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外,其他各指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PHC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动态监测血清AFU、PA、CHE水平,可对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判断手术耐受性和病情预后提供较明确的依据.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MMP-9、IL-6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与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53例CHF患者作为CHF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BNP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血清MMP-9、IL-6的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CHF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BNP、MMP-9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F组患者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F组患者血清BNP、MMP-9、IL-6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均< 0.05).结论 血清BNP、MMP-9、IL-6水平可较好地反映出CHF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诊断CHF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毅;张萱;王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Th17细胞主要效应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通常反复发作且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目前普遍认为RRI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有关,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型,在稳定和发挥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1,2]发现,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都能引起Th17细胞的激活.Th17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IL-22、IL-6,其中IL-17和IL-22在呼吸道感染时可产生多种效应分子,清除引起感染的多种病原.因此,本文通过对30例RRI患儿血清IL-17和IL-22进行动态监测,了解RRI患儿血清中IL-17和IL-22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儿童RRI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荣佼;王金燕;周玉明;田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麻手术对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手术后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变化,探讨全麻手术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 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术后3d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结束后及术后3d的CD62p表达水平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手术结束后的CD63表达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3d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血小板的活化有明显的增强,增加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

    作者:王升;庞雁;康红灿;李新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讨大肠腺癌中SDF-1、CXCR4 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CXCR4) mRNA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50例大肠腺癌、3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SDF-1和CXCR4的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DF-1mRNA、CXCR4mRNA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SDF-1 mRNA、CXCR4 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均> 0.05),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大肠腺癌组织中SDF-1mRNA和CXCR4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7,P< 0.01).结论 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郑淑芳;展晓红;时丽芳;秦晓静;何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核苷酸衍生物相关技术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

    近年来,一些人工合成的核苷酸衍生物,包括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己糖醇核酸(hexitol nucleic acid,HNA)等开始在分子诊断领域中得以应用[1].与普通的核苷酸(DNA、RNA)一样,这些衍生物由A、T、C、G四种碱基组成,可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与互补的核酸序列结合.这些人工合成的核苷酸衍生物有诸多自身优势,如较高的热稳定性、酶抵抗性等.籍此,其可以明显改善普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性能特点,包括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譬如,利用3’端LNA修饰的引物可显著提高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的特异性,利用PNA夹止技术的抑制作用,可选择性扩增高野生背景中的少量突变[2,3].

    作者:欧启水;曾勇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天津市天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