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平;刘蝶芳;张海燕
冠心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则是造成冠心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时地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其相应的治疗是挽救心肌梗死病人生命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及实验室酶学检查.但相当一部分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的应用对心肌梗死的早期确诊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肌钙蛋白Ⅰ(cTnI)是一重要的心肌组织损伤特异性标识物,临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它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
作者:杜宇虹;宁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产后尿潴留临床上较常见,我院采用微波理疗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沙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又名卵黄囊瘤,是由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发生于性腺外者非常少见.我科遇到10例,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王曼;刘景坤;白世强;徐风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男,83岁,外鼻肿物3年,来我院检查鼻部肿瘤呈球形,体积10cm×8cm× 8cm,基底部位子鼻背,上缘达鼻根,下缘达鼻尖,两侧达鼻翼,未进入鼻腔,肿物质硬,表面1/3糜烂、坏死.病理诊断:血管混合瘤.入院做肿瘤切除及外鼻整形手术.肿瘤切除后鼻部缺损面由鼻根到鼻小柱,两侧达鼻翼,范围4cm×3cm,深度达鼻骨及鼻软骨膜.
作者:赵福香;朱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35岁,因子宫腔内金属异物于2003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于1994年经期过后4天上环.上环后2个月在当地医院透视盆腔内未见金属环,当即再次上环.上环后月经规律,流血量不多,无痛经.2003年3月X线及B超检查发现宫腔内除金属环外,还有长5.5cm条状物斜行于金属环下方.查体: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大小正常,宫体无压痛,双侧附件正常.
作者:毛希瑞;张彤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居民人群伤害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现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02年10月~2003年10月佛山市两个社区的居民和3所学校的学生共1673人的伤害发生情况,并对1999~2003年住院伤害患者和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15.5%,男性17.7%,女性13.3%;男女性居民受伤均以扭伤为主要原因.运输事故中因摩托车致伤的占61.8%;在伤害住院病例和门诊病例中,平均住院天数为21.06天/病例,人均因伤害的门诊花费为200.422元/病例;人均因伤害的住院花费为6915.19元/病例.结论佛山市城市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导致较大的经济和家庭负担,提示下一步应大力开展伤害的干预性研究工作.
作者:黄祖星;陈抒豪;曹晓鸥;梁自勉;杨泽锋;李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降低孕产期母婴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应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监护,合理掌握待产指征.我院曾收住1例经阴道分娩失误致胎儿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莉;刘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及血小板抗体水平变化.方法36例血小板输注的白血病儿童,经过强烈化疗后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5×109/L时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治疗.对输注前和输注后1h、24h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1h和24h血小板增值(CCI),评估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并采用技术检测输注血小板前后以及输注不同次数后的血小板抗体水平;结果第1次、第2次血小板输注后全部有效,有效率100%;15例进行3次血小板输注后,有1例显示无效,有效率71.4%;血小板输注前36例患儿血小板抗体PAIgG呈低水平状态(32.8±21.3ng/107PA),第1次及第2次血小板输注后,其PAIgG水平较输注前上升不明显,分别为37.5±26.2ng/107PA(t=2.31,P>0.05)和43.4±23.9ng/107PA(t=2.53,P>0.05);输注3次后较输注前PAIgG明显升高(136.8±68.3,t=5.53,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对于儿童白血病强烈化疗后严重血小板水平低下治疗效果显著,但输注超过3次后,其血小板抗体PAIgG明显升高,临床治疗效果则下降.
作者:王波;钟帼钰;关镜明;叶铁真;陈福雄;吴梓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1932年因Croh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回肠末端而得名,之后发现本病不仅多见于末端回肠与邻近结肠,而且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常呈节段性分布.本病在欧美较多见,国内以往认为少见,但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易将本病诊断为一般的胃肠道疾病,肠梗阻或其它急腹症,这主要是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对克罗恩病认识不足,因此本文作者对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唐永华;缪飞;陈克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病人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对42例SLE活动期病人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并根据个体特征实施有个体化特色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分别从病情认知、合理饮食、正确休息、自我保护、遵医服药、负面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教育后较教育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克服了不良心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生存质量,防止了不良的转归.
作者:周爱英;李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孕妇,33岁,第二胎孕33周,无任何不适,到我院做常规B超检查.超声检查所见:胎儿左肾7.0cm×5.2cm,右肾6.9cm×4.2cm,双肾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肾实质回声明显增强(强于同一切面肝脏回声),增粗,不均匀,锥体可见扩张,增大.
作者:余晋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大兴安岭医院网络系统是以现代的思想为指导.在医院管理和医疗领域积极开发,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医疗内容、医疗模式、医疗方法的改革.我院自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对药品核算和管理以来成绩显著效益大增.
作者:于殿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对36例牙本质过敏的患者采用RECOLITE脱敏剂和光固化AUIEN粘结剂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开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低血容量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综合征,病死率相当高.补容治疗为休克复苏必须的重要措施,为探讨其补容治疗,现对40例低血容量休克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余方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一个口腔修复工作者,既是口腔医学的科学工作者,又是口腔修复患者生理功能的再造者.因此,在学习口腔修复学时,既要系统地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又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理论和技能的两方面不可偏废.
作者:周淑丽;李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胸外科疾病9例,并行手术治疗,现就其胸外科的围手术期治疗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为2~11岁,5岁以下4例,先天性肺囊肿5例,脓胸4例.术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3例、左肺下叶切除1例,胸膜剥脱术4例(其中1例行右肺上叶切除加胸膜剥脱术).术前情况:全部病例有发热症状,咳嗽症状5例,气短2例,咳脓血痰症状1例.病程长者达5年之久,短为1个月.
作者:唐淑红;李明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和潴留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清除毒素、超滤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作者:于新化;盛志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联合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正在使用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仍欠佳的患者30例,加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罗格列酮明显降低血糖水平.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
作者:吴寒;张娴;戴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对432例卵巢肿瘤进行病理复习并运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卵巢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32例卵巢肿瘤中仅3例确诊为卵巢平滑肌瘤,其临床改变无明显特征,光镜观察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束状排列,细胞长梭形,核杆状,两端钝圆,染色质细,核仁小,核分裂像罕见(<1个/10HPF).Masson染色可见肿瘤细胞胞浆为红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α-smooth muscle actin、deemin及雌、孕激素受体瘤细胞阳性.结论卵巢平滑肌瘤是罕见的卵巢原发性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其组织起源可能来源于卵巢的皮质间质.
作者:张静;李青;张传山;王映梅;马福成;穆润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所以,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我院自2001~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详细的高分辨率CT扫描,并经增强CT扫描的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周围性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永波;吕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