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荣;李佳翠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椎病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是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视觉障碍等.表现呈多样化,认为是多种原因刺激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我中心自2007~2008 年共收治30 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朝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手指点穴配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软瘫期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经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卒中软瘫期的患者,存在踝关节背屈功能障,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obath疗法,观察组采用手指点穴配合Bobath疗法综合治疗,穴位为固定组穴,手法时间固定,其余基础治疗相同,标准:采用踝阵挛指标.结果:治疗45天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踝阵挛指标评分结果(P<0.05).结论:脑卒中软瘫期使用手指点穴配合Bobath疗法对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张冲;潘素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BSES评分和产后48h泌乳量和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胡敏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推拿对产妇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每天一次产后推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产后第7天、第14天和28天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复旧程度.结果:产后第7天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壁厚度、子宫内膜复旧及子宫口关闭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子宫颈充血水肿消退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观察组疗效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前缩小;第28天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进一步缩小.早中期观察组产妇产后腰酸背痛、会阴坠胀、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推拿可促进产妇子宫复旧,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产后推拿是一种无损伤、无副作用的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凛;甘卓;罗圆圆;覃亦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围术期剖宫产产妇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护理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效改善围术期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谢晔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肌劳损能取得治疗的必要手法及其效果.方法:腰肌劳损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经推拿必要手法治疗和TDP神灯照射.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占33.3%,显效13例,占43.3%,好转5例,占16.7%,总有效率93.3%,无效2例,占6.7%.对照组痊愈2例,占6.7%显效11例,占33.3%,好转11例,占33.3%,总有效率80%,无效6例,占20%.腰肌劳损经必要手法的推拿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利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保守治疗.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进行综合保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15例,好转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1%.结论:腰椎间盘术后复发,采用综合疗法仍可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术后复发病人应首选保守治疗.
作者:翁文水;林玉芬;吴铅谈;王海磊;董倔强;杜诚恳;林思雄;苏新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C型臂X射线机透视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骨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C型臂X射线机透视臭氧消融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27例进行调查,共60个病变间盘,其中臭氧消融治疗48个间盘,术后戴颈围1个月.结果:神经根型13例,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椎动脉型5例,治愈1例,好转3例,无效1例;脊髓型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混合型7例,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4%;其中2例术后症状有加重,1例神经根型患者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其他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但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注意事项.
作者:谢国平;刘文刚;赵传喜;许学猛;魏凌锋;鲁海;梁灿德;李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acute transient synovitis of the hip,THS)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22例患儿(男18例,女4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痊愈19例,显效3例,所有患儿运功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对治疗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颈椎病是推拿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在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很难根治.我院为基层医院,面对农村患者很多,她们更是很难配合治疗.所以我科自2008 年1月~2010 年1 月采用推拿针灸为主,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分为聚中治疗期,巩固恢复期.因人而异,灵活变化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东;赵海艳;胡磊;蒋广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通散穴位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确诊的患者采用温通散穴位贴敷和对照组扶他林乳膏治疗,并对每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mpq评定.结果:两组mpq评分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q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穴位贴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兴华;蔡守良;陈淑娇;纪世健;林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功能按摩床是推拿科必备的治疗用具之一,为方便按摩推拿等操作,按摩床的头端一般都留有一洞,患者取俯卧位时,头颈部置入洞中,既可便于推拿按摩,又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为防止院内感染,一般都使用一次性孔巾隔离,由于一次性孔巾不宜固定易滑动,在按摩推拿等操作过程中带来不便.对此,我科护士自制孔巾,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获得患者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肩周炎,又称为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是一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多为单侧发病,左肩多于右肩.肩周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肩周炎,指突发性肩关节疼痛及挛缩;而广义的肩周炎,则指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凝凝;黄红芳;谭滔胜;谭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防治小儿功能性便秘方面论述推拿疗法的优势,论述推拿的特色方法,为临床推拿医生及家长防治小儿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
作者:刘元华;廖品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32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糖尿病的妊娠期患者病例,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的体会进行总结,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我们在整个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的整体护理,患者血糖水平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的改善,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并在预计的时间内顺利分娩出院.结论: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对于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保证患者顺利分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武明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镇痛术前后护理干预的各种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我科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其中治疗前实施镇痛术者60例治疗组,未实施镇痛术60例为对照组.结果:实施镇痛术、同时给予护理干预的治疗组,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对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镇痛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邱沈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骨错缝,是指胸椎小关节受到外力作用,致使微细解剖位置发生轻微改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 临床表现1.1 疼痛背痛、胸痛、胁痛、腹痛、上肢麻痛、肋间神经痛.1.2 感觉异常,肩背部麻木感、冷厥感、蚁行感、虫蠕感、瘙痒感、灼热感等.
作者:谭滔胜;谭周纯;何凝凝;谭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定微创介入脉冲射频功能性选择神经后根治疗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脊髓损伤所致下肢肌痉挛患者30例在C型臂的影像定位、造影剂确定针尖的位置和射频针特有的神经监测双重定位下,选择性地对腰2耀骶2神经后根进行射频脉冲,改善肌痉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状态,功能性步行分级评定步行能力.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痉挛状态均明显缓解,步行能力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功能性选择神经后根治疗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创伤小、安全、有效,具有可选择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郭钦;童晓轩;周永生;黄敏英;李建新;孙天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28例(32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主要内容:护士术前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心理及对手术效果担心的心理,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变化,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术后进行合理、有效的恢复期护理.认为合理的、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思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42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心绞痛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1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陈绍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