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胜;王军红
经有关机构调查发现:视障学生普遍感到自我形象低落,缺乏自信心;学校的学生及老师,大多不懂得如何照顾及协助视障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不少的困难.常常表现为:盲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给盲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阻碍.盲生身心发展和普通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不可能照搬普通教育的做法,需要通过一些特殊课程将盲生缺陷补偿,使他们能像普通人那样正常地发展,达到教育目标.
作者:彭昭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骆氏腹诊推拿治疗阴虚火旺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骆氏腹诊手法进行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同时,按症状积分法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对照组采用普通腹部顺时针碟运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值<0.01.结论:骆氏腹诊推拿法对阴虚火旺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骆仲达;任容;来登银;张江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梨状肌以扇形起自骶骨前面,肌束向外集中,穿出坐骨打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作用使大腿外展、外旋.在其穿出坐骨打孔时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和下孔两部分,上孔有臀上神经和血管出入,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及血管出入.其中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为密切,据资料统计:[1]坐骨神经以单干出下孔者占66.35%,称正常型.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发病率约为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多见于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以工人为多,易发于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男女之比约为10~30:1.发病部位以腰4、5之间多,腰1次之,腰3、4较少见.大多可治愈,但易复发.笔者自2001年~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天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占胃肠专科门诊的50%左右.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迁延难愈,药物对症治疗虽可取得暂时疗效,但常易复发,长期效果不佳,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笔者近年来运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夏永胜;王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科将自2002年1月以来到院就诊的85例生理曲度变浅或反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正骨手法为主配合软组织放松手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锋;潘庆辉;黄微珍;张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阅读历代文献,探讨踩跷法形成的背景,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查阅古代著作及近代国内踩跷法研究文献,分析踩跷法形成的时期,治疗病种及应用范围.结果:踩跷法早用于临床急救,后发展到养生保健,逐步应用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尤其腰部的保健治疗.结论:踩跷法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应用、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程,到现在发展成为保健与治疗并举的一种特色手段.
作者:张冲;罗才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笔者2007年4月13日,发现本人左侧肩胛内缘皮疹1周,加重伴针刺样放散性疼痛2天.于1周前发现左侧肩胛内侧缘有4颗黄豆大小的皮疹,颜色淡红,有少许痒痛,考虑为蚊虫叮咬用风油精涂抹而皮疹不见好转.2天前又发现左侧肩胛骨下角、腋后缘、左腋窝及心前区稍下处生出数颗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且皮疹处肋间有针刺样放散性疼痛,凌晨约2时许被痛醒.同时出现咽喉痒痛及全身不适症状,自觉头面部及胸部发热.
作者:朱守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中国被用来防病治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外关于诸如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其疗效评价气功临床疗效研究还不多,质量亟待提高.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气功临床疗效研究亟需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亚军;李俊杰;郭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推拿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推拿治疗,B组口服芬必得胶囊,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较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林宏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助视操对高中学生远视力的短期疗效与中医机制.方法:选取121名(242眼)高中学生.梳头、压眶、按穴累计5min.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远视力提高幅度,统计平均值.结果:(1)经5min按摩,视力平均提高0.130±0.083.(2)<4.100组、4.100-4.399组、4.400-4.549组、4.550-4.949组和4.950-组的远视力分别平均提高0.194、0.150、0.130、0.095和0.070.结论:(1)穴位被动按摩,助视操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明显提高高中学生的远视力.(2)受试者的视力越差,助视操的效果越佳.
作者:王智勇;张平;高丽;邓凯;张树立;赵佩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对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多,成为伤科的常见病,颈椎病是由于长期保持单一姿势使颈椎椎骨和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改变以致神经、血管、脊髓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极高,笔者用点穴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2例,疗效十分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腰痛和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临床表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本文介绍在门诊以改良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1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智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问:什么是宣蛰人压痛点?答: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认为:在人体骨骼各个特定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部位存在有规律的压痛点,滑动按压这些压痛点,可以产生与主诉相符合的局限痛.宣蛰人压痛点(Tender Point)有三个特点:(1)解剖特点:规律性地分布于软组织的骨骼附着处;(2)病理特点:局部存在无菌性炎症;(3)形成特点: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掘出来,并经过密集型银质针针刺和强刺激推拿的补充和疗效验证.
作者:赵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新学说认为:人体骨骼的退变是生理性改变,是不可逆的,退变不是病变,退变不会引起疼痛,引起疼痛的真正原因是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跟骨骨质增生疼痛是由髌下脂肪垫损害,或者内外跟腱前脂肪和内外踝后下方脂肪以及跗骨窦损害所引起的,与所谓的跟骨骨刺无关,传统的认识,纯属阴差阳错,有必要正本清源.
作者:包寒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枕神经嵌压综合症临床比较少见,我科近年来采用推拿、穴位注射为主、牵引及中频电疗为辅治疗了60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方周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后衣钵相传,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主张顿悟,号为顿门,又名心宗;北宗,主张渐悟,号为渐门.北宗数传后即衰微不振.
作者:卞勇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于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笔者在多年的推拿临床工作中运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跟痛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莫纯峰;谭周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梨状肌综合征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
作者:杨澔侠;王胜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大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自2001年至今采用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长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