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阶聪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部软组织劳损、项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症等,是中医骨伤推拿科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是发生在项背部的肌肉、筋膜、肌腱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本病与职业工种、自身体质、气候变化及居处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伏案工作者、颈背部呈前屈姿势的体力劳动者等均为本病的多发人群.项背部急性损伤后,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作者:殷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推拿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推拿治疗,B组口服芬必得胶囊,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较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林宏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振腹疗法是以振腹按摩为主的独特脏腑按摩治疗形式.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又开始应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伤科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经成为脏腑推拿领域一个独特的流派.本文对振腹疗法的操作程序和主要手法,以及作用原理作一些介绍.
作者:付国兵;戴晓晖;国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对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多,成为伤科的常见病,颈椎病是由于长期保持单一姿势使颈椎椎骨和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改变以致神经、血管、脊髓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极高,笔者用点穴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2例,疗效十分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经有关机构调查发现:视障学生普遍感到自我形象低落,缺乏自信心;学校的学生及老师,大多不懂得如何照顾及协助视障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不少的困难.常常表现为:盲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给盲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阻碍.盲生身心发展和普通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不可能照搬普通教育的做法,需要通过一些特殊课程将盲生缺陷补偿,使他们能像普通人那样正常地发展,达到教育目标.
作者:彭昭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笔者2007年4月13日,发现本人左侧肩胛内缘皮疹1周,加重伴针刺样放散性疼痛2天.于1周前发现左侧肩胛内侧缘有4颗黄豆大小的皮疹,颜色淡红,有少许痒痛,考虑为蚊虫叮咬用风油精涂抹而皮疹不见好转.2天前又发现左侧肩胛骨下角、腋后缘、左腋窝及心前区稍下处生出数颗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且皮疹处肋间有针刺样放散性疼痛,凌晨约2时许被痛醒.同时出现咽喉痒痛及全身不适症状,自觉头面部及胸部发热.
作者:朱守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病,多与劳损、外感风寒湿邪、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有关.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往往不够理想,2004年10月起至今笔者根据病情采用封闭,电脑中频、针灸、按摩、DTP局部照射、刺络拔罐、综合治疗背筋膜炎32例,并与同期的20例接受布络芬+维生素B1口服及外贴伤湿止痛膏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胡敏;解放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阅读历代文献,探讨踩跷法形成的背景,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查阅古代著作及近代国内踩跷法研究文献,分析踩跷法形成的时期,治疗病种及应用范围.结果:踩跷法早用于临床急救,后发展到养生保健,逐步应用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尤其腰部的保健治疗.结论:踩跷法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应用、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程,到现在发展成为保健与治疗并举的一种特色手段.
作者:张冲;罗才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腰痛和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临床表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本文介绍在门诊以改良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1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智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近十年针灸推拿在治疗肥胖症选穴方面的特点,分析针灸、推拿减肥疗法的异同,讨论推拿疗法在单纯性肥胖治疗中的优势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中国医院网数据库中近十年针灸、推拿治疗肥胖症文献的检索统计,总结针灸、推拿减肥选穴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结论:推拿治疗肥胖症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更有针对性,较针灸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姜涛;于佩俊;于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梨状肌以扇形起自骶骨前面,肌束向外集中,穿出坐骨打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作用使大腿外展、外旋.在其穿出坐骨打孔时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和下孔两部分,上孔有臀上神经和血管出入,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及血管出入.其中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为密切,据资料统计:[1]坐骨神经以单干出下孔者占66.35%,称正常型.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中国被用来防病治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外关于诸如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其疗效评价气功临床疗效研究还不多,质量亟待提高.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气功临床疗效研究亟需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亚军;李俊杰;郭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科将自2002年1月以来到院就诊的85例生理曲度变浅或反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正骨手法为主配合软组织放松手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锋;潘庆辉;黄微珍;张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新学说认为:人体骨骼的退变是生理性改变,是不可逆的,退变不是病变,退变不会引起疼痛,引起疼痛的真正原因是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跟骨骨质增生疼痛是由髌下脂肪垫损害,或者内外跟腱前脂肪和内外踝后下方脂肪以及跗骨窦损害所引起的,与所谓的跟骨骨刺无关,传统的认识,纯属阴差阳错,有必要正本清源.
作者:包寒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患.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多见于长期弯腰劳动的人,如翻砂工等,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60名腰肌劳损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草继生;何伊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后衣钵相传,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主张顿悟,号为顿门,又名心宗;北宗,主张渐悟,号为渐门.北宗数传后即衰微不振.
作者:卞勇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严隽陶,男,1942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三批中医药临床师带徒专家.从事中医推拿临床工作46年,在全国推拿专业领域学术地位高、理论造诣深、临床疗效突出,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张宏;孙武权;龚利;陈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助视操对高中学生远视力的短期疗效与中医机制.方法:选取121名(242眼)高中学生.梳头、压眶、按穴累计5min.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远视力提高幅度,统计平均值.结果:(1)经5min按摩,视力平均提高0.130±0.083.(2)<4.100组、4.100-4.399组、4.400-4.549组、4.550-4.949组和4.950-组的远视力分别平均提高0.194、0.150、0.130、0.095和0.070.结论:(1)穴位被动按摩,助视操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明显提高高中学生的远视力.(2)受试者的视力越差,助视操的效果越佳.
作者:王智勇;张平;高丽;邓凯;张树立;赵佩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大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自2001年至今采用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长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性眩晕是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和颈项部病变相关的一系列症候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2008年1月到2009年9月间,笔者运用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