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博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3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30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负重时间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没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PFN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内固定术具有适合高龄患者的骨质特点、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的特性,较适甩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张兵;吕朝晖;董旻;夏雄智;陈竹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捏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68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捏脊治疗组(A组)、捏脊加药物治疗组(8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用捏脊、捏脊加吗丁啉和吗丁啉治疗,观察疗效和血浆胃动素、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在疗效上,A、B组均优于C组(P<0.05);血浆胃动素三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后A、B纽比较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空腹血糖A、B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差异(P<0.05),C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结论]捏脊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必要加强DGP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王继红;唐纯志;刘佳霭;黄杏环;黄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妇女产后体虚,偶感风寒或水湿,风寒湿邪入侵.起初或并无症状,但极易为日后肩背或四肢关节痛埋下隐患.而此病一旦发作,疼痛十分顽固,临床治疗又令医家十分棘手.笔者自2005年~2007年采用推拿手法加电针治疗产后肩背痛患者56例,疗效十分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超;高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髌骨软化是临床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发于40岁以后长期行走或负重劳累的中老年人,尤以女性者居多.
作者:于涛;牛娜;庞彦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多发于体力劳动者或平时缺乏劳动锻炼而偶尔参加劳动的人,因其在不正确的情况下或腰部过度屈伸和关节扭转超过了腰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雨伤及腰骶部肌肉、韧带、滑膜等软组织的一类疾病.按动治疗此法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特点.笔者自2004~2006年治疗患者2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海冰;李宏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吸烟、酗酒、精神压力,不当减肥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使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5例,其中男56例,女59例;年龄小23岁,大68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司机10例;医护人员10例,教师13例,财会人员20例,行政干部10例,设计人员15例,退休人员18例,其他19例;病程1月~20年;疗程长60天,短14天,平均28天.
作者:郑锦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和有效护理全程介入的重要性.方法:通过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护理分析,深入细致地研究达到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除5例死亡,其他经临床随访及观察近期效果良好,总治愈率达85.7%.结论:通过及时积极的护理是增加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林凯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对急性腰扭伤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与单纯推拿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天及10天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腰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3天与10天后与治疗前比较,腰痛VAS记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天与10天后观察组腰痛VA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改善急性腰扭伤腰痛症状尤其是近期改善腰部疼痛症状方面,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昌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夹板超肘、腕关节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范围的57例儿童孟氏骨折根据分型进行手法整复,采用小夹板外超肘、腕关节外固定.结果:57例经随访4~12个月(平均8.4月),优37例,良16例,可4例,劣0例;优良率为91.2%,有效率达100%.结论:有选择的使用小夹板外超肘、腕关节外固定治疗儿童盂氏骨折,优点突出,操作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霍力为;林汉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相对满足,痛经的病因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肾虚、气血虚弱的病例大幅减少.由于社会及家庭压力的普遍增强,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复杂,七情内伤尤为突出,所以气滞血瘀已经成为现阶段导致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变化,我对痛经的治疗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采用按摩膻中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支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尾椎病指由于尾椎部损伤或者慢性劳损而引起的腰痛,泄泻,眩晕等一系列综合病症.临床中常被错诊误诊,疗效欠佳.近十多年来,我们通过临床不断总结验证,对其发病机理、诊断依据进行探讨,治疗上主要采用按摩配合药物外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悦;辛艺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与穴位假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假埋线疗法,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8次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对体重和脂肪百分率(F%)的影响以及不良的反应现象.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郭小云;汤燕芳;陈璐;吕金穗;蒙昌荣;邱翠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人从2006年1月~2007年7月,这一年多来对32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推拿、牵引、静脉滴注等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心得分述如下.
作者:崔发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介绍以手法配合内服中药为主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新疗法.方法:运用旋牵复位手法、内服中药.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365例中除17例无效外,其余均收到不同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5.3%.结论:旋牵手法是一种改良后的新的治疗颈椎病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颈椎错位和后关节紊乱,使突出物回蚋、改变与神经根型的空闻关系,使颈椎恢复相对稳定的力学平衡状态,间接地解除肌痉挛.使软组织损伤得以痊愈.配合内服中药,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少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外科诊疗的体会.方法:1998年~2007年间收治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42例,分析其术前诊断和手术处理的时机和方式选择,观察其效果.结果: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术前能定性定位确诊的几率低.右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均作I期切除吻合术,无手术并发症,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视具体情况而定.结论: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差、手术耐受差、并存病多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及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向阳;韩宗平;赵杰;徐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婴幼儿腹泻,四季皆有发病,但以夏季发病多见.其特点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或带有不消化食物及粘液等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日久不愈,易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危重证候,影响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临床上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根据类型运用按摩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潘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病案姚某某,女42岁,县郊农民,2008年4月13日初诊.自述右侧胁肋胀痛已数月.曾在本地诊所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时好时坏,总不见痊愈.后经县医院彩超检查,发现肝上有大小七八个囊肿,直径2mm~7mm不等.经别人介绍,到本科室就诊.
作者:吕蔓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5例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资料,选穴:中脘,天枢,气海.大肠俞,上巨虚,内关,太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取30号1.5寸或2寸毫针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1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佳,且避免了药物所致的副作用,并减轻消化道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行.
作者:韩兴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些年来颈椎病患者的人群是越来越大了,并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如何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就成了医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范,控制这一疾病并非难事.
作者:薛永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