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治疗胸胁岔气18例

王成哲

关键词:胸胁岔气, 推拿治疗
摘要:自1999年9月以来,我推拿科门诊共收治典型胸胁岔气患者18例,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部骨关节退化增生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所引起的疼痛或其它症状的总称.本病的发生比较缓慢,多发病于40岁以后,有时也因轻微的外伤或受风寒而诱发,本病的临床类型较多,如压迫神经根的,称神经根型;压迫脊髓的,称脊骨型;压迫交感神经的,称交感神经型;压迫椎动脉的,称椎动脉型;而各种类型往往互相合并存在,称混合型颈椎病,但临床上又以神经根型为常见,我科在临床上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泽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推拿手法技能目测评价法的质量研究

    目测评价法(简称目测法)是推拿手法技能教学、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通过观测学习者的手法技术动作,从而评价其技能水平高低.

    作者:李蔚江;徐俊;吴信忠;王亚渭;陆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青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卫生之探讨

    目前随着国家、学校对体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在加强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同时,也在强抓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大家知道科学的训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有害.因此,探索一种既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又能使运动项目出成绩的科学训练方法,是体育界和医学界都共同关心的问题.何谓科学训练呢?笔者就多年临床医学体会就有关青少年生理特点与训练有效地结合问题上,试作浅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于新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法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

    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是运动员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痹证、鹤膝风、伤筋等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手法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胸胁岔气18例

    自1999年9月以来,我推拿科门诊共收治典型胸胁岔气患者18例,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成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脊柱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

    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痛病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腰椎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笔者自2000~2001年采用脊柱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5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国文;王跃;周汉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竞博经络灸导仪为主治疗腰痛50例

    腰痛是针灸理疗科的常见病症,针灸理疗按摩均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针灸有创伤患者畏针,按摩对风寒湿邪疗效欠佳,理疗手段多种多样,疗效也千差万别.我院自2002年9月采用以竞博经络灸导仪(简称灸导仪)为主配合按摩、中药等综合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收治腰痛患者50例,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绪明;丁利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塞通合葛根素注射液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方法:临床采用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血塞通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用用川芎嗪注射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疗程14d,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介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6%,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分别为28.1%、75.0%,两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济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论手法的量化操作

    本文就推拿手法的量化操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手法进行量化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推拿界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但至今我们对手法量化操作的认识还十分肤浅.现在研制成功的手法测定仪单就手法的学习和练习过程进行了初步测定,并没有与临床相结合,缺乏临床意义.如果要进行具有临床意义的手法量化测定,就必须要与病症、穴位、部位和病程等因素相结合.在进行手法量化之前,还要做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作者:王继红;林天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按摩结合中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按摩结合中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临床门诊病人随机分按摩组、中药组、按摩结合中药组进行比较,并通过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实验室水平变化明确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H、FSH、PRL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按摩组、中药组疗效明显(P<0.05),而按摩结合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按摩组、中药组、按摩结合中药组均能提高血清T水平,降低LH、FSH、PRL水平,以按摩结合中药组作用为显著.

    作者:黄锦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步推拿法加手穴点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本症的保守治疗主要以手法治疗为重点.现将我们近年运用三步推拿法加手穴点按治疗60例所取得的满意疗效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辛艺铭;陈大典;黄玉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法治疗颈下段小关节错位125例

    目的:探讨以坐位定点侧扳法的疗的80例颈下段小关节错位患者为治疗组,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45例颈下段小关节错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作痊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结论:坐位定点侧扳法比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好,操作简便.

    作者:曾佑平;侯三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指刀手法治疗头痛(二)

    (接上期)前额肌痛:通常多用单顺法.顶拨法①单顺法:主力拇指置于额肌中部、另一中指置其后固定,主力拇指沿额肌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向一侧做顺法.②顶拨法:主力拇指垂直于额肌,另一中指置其后固定,主要拇指向下加压,使额肌向前方移动,而皮肤与手指之间的移动为少动或不动,以防皮肤损伤.

    作者:王啸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比较胫腓骨骨折的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3年10月期间21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的完整资料,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压钢板内固定、支架外固定、交锁髓内针内固定等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良率分别为74.2%、79.2%和91.2%.交锁髓内针内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X2=8.61,P<0.01)和支架外固定(X2=4.25,P<0.0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术后感染率高;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交锁谴内针内固定组在骨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胫腓骨骨折应首选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软组织损伤重的可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钢板组优良率较低,远期并发症多,应减少使用.

    作者:张志辉;姜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

    近年来,我们运用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53例,效果尚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牵引加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DP)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多发于青壮年,除手术治疗外,牵引加手法治疗LDP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邹俊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漏诊腰椎结核1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结核的病例在临床中较为罕见,现将近期所遇1例报道如下:

    作者:邹先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易迁延日久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几年来我科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小儿穴位推拿法,治疗本病90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灸推拿专业推拿功法学与手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推拿功法学与推拿手法学同为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教育学生学习推拿学的基本的两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这是推拿功法及手法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研究的问题.我院推拿基础教研室结合科研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远军;许丽;倪锋;陈华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方法:对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牵引的同时,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的变化.结果:本手法能通过纠正患者颈椎的异常X线表现,达到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以至临床治愈的目的.结论:本手法安全、合理,疗效显著.

    作者:李维堂;庞立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