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范宜文
目的:总结陆文脊柱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表统计疗效.结果: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手法组总有效率94%,优良率为78%,综合组总有效率100%,优良率为96.6%.两组有效率和优良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陆文整骨手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便捷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波;吴云定;陈建华;李麟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疼痛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笔者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采用腰腿痛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范宜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腰肌劳损是运动员的常见病,直接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腰部肌肉特别容易劳损,保持身体直立姿势需多组肌肉的参与.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可发生本病,尤以重竞技和球类田径项目居多,在治疗中倒挂牵引配合常规推拿组,对照常规推拿组,显示倒挂牵引组配合推拿组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学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罗氏手法以稳、准、轻、巧、快为特点.作者自2001年师从于罗有明专家,系统学习罗氏手法.自2001年10月~2003年5月,运用罗氏手法和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良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延民;刘晓东;张秉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增生性骨关节炎是一种无全身症状、慢性、进行性关节性关节病,可发生于任何关节,尤以膝关节多见.几年来,我们运用按摩手法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忠;黄芬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颈椎小关节紊乱而引起顽固性头痛在临床中常常被忽视,笔者在1993年3月至2003年6月,采用推拿治疗60例颈源性顽固性头痛患者,并设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高宁;林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因股骨下段骨折、胫骨上段骨折、髌骨骨折,或者膝关节内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采取手术或外固定时间过久,往往导致膝关节僵直,临床上采用手法熏洗药物三联治疗,每每收效,今介绍如下:
作者:尹逸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病例李某,男,20岁,学生,2000年12月5日初诊.主诉:熟睡中上下牙相磋,咯咯有声.其咬牙挫牙之声不仅惊扰同室,有时声震户外,并伴有心烦、溲黄、便干、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已3年有余,经服用驱虫药和钙片未见效果.检查:脉滑、苔黄腻.诊断:肝脾结、痰热蕴胃.
作者:吴克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者,本病虽属于退行性变为主的疾患,但与多种因素有关,病情错综复杂,其中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尚未完全明确,现就临床常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杨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近年笔者运用正骨、牵引、针灸等综合治疗本症,对疗效不明显的患者配合服用昆明山海棠片,收到一定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朱春霆(1906-1990)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推拿医学家之一.朱老生前历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校长,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主任,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等职.朱老学术造诣深邃,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在中医推拿科临床、教学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者:朱鼎成;陈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保健按摩市场日益广泛,以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为中心,正在形成着各自的流派,其程序及手法要求均不统一.作为一项起源于我国的既老又新的事业应具备一套较为合理、科学、规范的操作标准.为此,经反复研讨,形成了共识,总结出如下操作程序.
作者:朱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推拿手法的技巧熟练掌握后,如何在临床上恰当地应用,从而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是推拿医务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手法的使用是在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具体要因人、因病、因部位等不同而灵活选择,现对此谈些自己粗浅的体会,并与同仁交流.
作者:张晓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手法治疗IBS的疗效.方法:对26例IBS患者治疗3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并与接受一般西药(对照组)组间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用于治疗IBS有良好疗效.
作者:杨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髂腰韧带是连接脊柱与髋骨的重要结构.它起自第四、五腰椎横突,止于髂棘后部,成三角形分布.可能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姿态,限制腰部过度侧弯和旋转.
作者:刘汉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病人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牵引、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论:推拿、牵引、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疗效.
作者:黄皖生;李德艳;曹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按摩疗法诊断疾病,除了望、闻、问、切四诊外,触诊是收集体表经络反应病候的主要方法.这些病候恰是按摩治病诊断、治疗、疗效评定的主要依据.能否触及,触诊方法很重要.笔者将多年临床摸索的触诊方法浅谈如下,招砖引玉,希同道指正.
作者:吴材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呼吸道疾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神阙穴拔罐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清朝光绪年间,登州宁海人徐谦光根据自己的心得及临床经验著成《推拿三字经》,其不仅仅论治小儿疾病,还将治疗小儿的推拿手法扩充用于成人,后经历代名家的整理、继承与发挥,特别是著书立说使之发扬光大,成为能流传至今的重要的小儿推拿流派.该流派目前理论与临床水平的高代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一直在其传人李德修、赵鉴秋、葛湄菲等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三字经流派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张贵娟;葛湄菲;廖品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按摩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日常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按摩被运用于体育实践中,用来调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出现的身体机能失调、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性伤病,并形成了运动按摩.
作者:何珂峻;刘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