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腰椎论治颈椎病286例

陆建飞

关键词:颈椎病, 手法治疗, 颈椎旋转复位法, 腰椎后关节紊乱, 腰椎斜扳法
摘要: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很多医生往往仅注意颈椎局部病变,而忽略了腰椎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从而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缠绵不愈,笔者自1992年5月~2000年12月间,对某些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除针对颈椎局部治疗外,同时通过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治疗颈椎病2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腰椎论治颈椎病286例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很多医生往往仅注意颈椎局部病变,而忽略了腰椎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从而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缠绵不愈,笔者自1992年5月~2000年12月间,对某些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除针对颈椎局部治疗外,同时通过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治疗颈椎病2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摩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干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用强弱平衡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9例临床体会

    面神经由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纤维和中间神经两部分组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当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时,面上部肌肉并不麻痹,仅面下部肌肉麻痹,称为中枢性面瘫.当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面神经受损时,出现整个半侧面肌瘫痪,称为周围性麻痹.本文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进行讨论.笔者自1992年以来,治疗19例此病,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肩周炎128例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28例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小41岁,大78岁,平均50.3岁;病程短35天,长2个月.2治疗方法2.1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侧,以一手托患肢手臂约60°,用(扌衮)法或一指禅推法在肩前部、三角肌、上臂至肘部位往返治疗.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后伸和旋转被动活动.

    作者:张迎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不典型腰痛临床观察

    临床上常见部分以腰部酸困、不适,夜间症状明显,且不能长久平卧、久坐为待征就诊的患者,查体阳性体征少,且口服药物、外敷药物、理疗、按摩等治疗,效果均较差,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我院门诊与93955部队卫生科于1999年6月~2000年6月,共收集以上病人86例,行小针刀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肆华;韩春岩;杨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刍议内关穴在按摩临床上的应用

    按摩临床根据症状辨证,选用相应有效的穴位配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内关是按摩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它位于掌内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络经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在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内关的主治是胃痛、呕吐、心悸、精神失常,笔者积累多年临床按摩内关应用的实践经验,对其主要作用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吕蔓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近年来小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多见于8岁以下儿童.这虽然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同时也与小儿的喂养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在患病前2~3天内几乎都有食欲旺盛、饭量过多或食肉过多的情况.于是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消食导滞、祛除积热、清肺利咽的手法进行辨证治疗,并在易感儿发病之前进行保健手法的治疗,从而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雁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辨证按摩治疗失眠症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全身不适或白天嗜睡等表现.笔者采用辨证按摩治疗失眠患者5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晶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捏脊疗法的临床运用

    捏脊疗法是以捏脊法为主,配合点、按、抚、拿、提弹等手法施术于脊背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根据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方向、退变程度与神经根的关系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分型,参考有关文献,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可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型和椎间孔外型.根据突出物的程度可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突出后纵韧带下型,突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

    作者:潘根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体会

    跟痛症在骨伤科门诊中是常见的病痛,病虽不重,但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出一些规律,现介绍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吴谞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

    随着CT的普及,对于有条件的腰腿痛患者,我们都会建议病人做腰椎CT以明确诊断,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不能代替医生的思考.现有1例患者的诊治如下:

    作者:周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67例

    急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为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君;杨波;李波;吴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按摩治疗肥胖的几点探讨

    肥胖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年龄正常人平均体重的20%而言.那么肥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称为肥胖.肥胖实际是一种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肥胖一般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种.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3例体会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多发病.该病缠绵难愈,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出现严重症状.我们科从1997年至2001年6月,门诊收治本病183例,采用手法推拿加牵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连松;林基华;毕可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治疗晕动病(附10例疗效分析)

    晕动病,俗称晕车,是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的迷路受到机械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和呕吐.常伴有面色苍白、汗出、全身无力等症状.乘坐停止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作者:张永臣;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

    频率是推拿手法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与手法的刺激量成正比关系;影响推拿手法频率范围因素有很多,如手法运动的特异性、手法力量的大小、操作者的生理条件及治疗目的等.频率变化也影响手法的力学和生物学效应,并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手法频率的实验研究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孙武权;严隽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加香砂六君汤治疗五更泻25例

    五更泻是指泄泻多在黎明前,腹部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又称肾阳虚衰泄泻,现代医学属慢性肠炎范畴.笔者从1998年6月~2000年9月采用按摩丹田、中脘穴位,配合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五更泻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曹国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新生儿黄疸15例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常见,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肝脏摄取胆红素,形成结合胆红素以及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而排泄到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又易被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由肠壁吸收经肛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因此新生儿极易出现黄疸.

    作者:怀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十法治疗肩周炎百余例浅析

    肩凝症又名冻结肩,中医称漏肩风,西医称肩周炎.这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特别是功能严重障碍的中老年常见病,本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博采众家之长而归纳的推拿十法,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