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敏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均经过紧急治疗后血糖恢复至正常,病情明显好转,症状、体征随即消失;1例因合并高血压病,低血糖反复发作,虽经积极补充葡萄糖液,因昏迷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搪症的认识,及时检测血糖,防止其发生发展.
作者:骆谷英;骆惠萍;骆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栽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46例接受粗隆间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基本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中医护理的干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被选取的患者在进行中医护理的干预下,身体均有明显的好转且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也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对进行粗隆间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进行正确的中医护理对患者有很大的疗效,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新梅;李海永;宋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临床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1].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现的早晚及抢救是否及时,不仅直接涉及患者生命的安危,而且与病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环节都很重要,不容忽视.
作者:魏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组织血运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压疮常见于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消瘦、低蛋白、大小便失禁、瘫痪等的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突出处,如在仰卧位,以足跟、骶尾部、肩胛部、枕外隆凸部为主;俯卧位时以足趾、膝前部、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肩峰部、下颌部、额部为主;在侧卧位时以踝部(内踝和外踝)、膝部(内髁和外髁)、髋部、肩峰部、耳部等.目前认为引起褥疮主要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以及潮湿.在护理工作中,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作者:范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风池、供血、风府、百会、上印堂,同时在风池和供血、百会和上印堂行电针,配合TDP照射,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结果 46例病人,痊愈37例(80.4%),好转11例(19.6%),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聂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观察对生活质量、住院周期的影响.结果 观察对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住院周期缩短.结论 护理在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和康复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那立岩;刘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的治疗工作可以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采用的是按照中医的证型诊断,以西医的病名命名的形式.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是分别按照中西医的特长来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且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补液,中医补气;西医升压,中医稳压;中西合用,治疗高热这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作者:杨佩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6月的处方样本43783份,依据计算机程序对处方采集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有17557张,抗菌药物使用比率为41%,国内同等城市水平(约35%)物分类使用状况总体符合规定,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为27.9‰,单一用药比例达72.1%,属基本合理范围;部分医师习惯于经验用药,药敏试验率仅为百分之一,与卫生部的要求差距较大.结论 我院临床抗菌素用药以医保乙类为主,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宜制定相应措旄,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黎剑;胡耶芳;林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细节,手术室护理中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病人的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引发医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等严重后果.为保证在手术多、急症多、人员少的情况下不发生差错事故,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及熟练的技术,对可能发生、容易发生的差错事故苗头要有所认识,有所预见,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作者:周朝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超声探头频繁使用于临床检查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皮肤,多数医院检查完病人后仅使用卫生纸擦试探头,未经消毒就进行下一次操作,这样使用很不卫生,病人也很不情愿,很容易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有文献[1]报道:未消毒的B超探头里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菌及医院感染常见菌、多重耐药菌,oharaT[2]等人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耦合剂中生存的时间比水中长,是引起医院感染重要传播途径.针对超声探头清洁消毒中存在的隐患问题,避免疾病的传播,减少医患纠纷,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管理和控制方法.
作者:彭皓;邱嘉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后肌群(腘绳肌),位于大腿后侧,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组成,股后肌群跨髋关节和膝关节.该肌群是主要的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肌群之一,因此股后肌群对运动员非常重要.股后肌群的损伤非常常见.因此如何在不影响运动员正常训练的情况下,既保证运动员的伤病快速的痊愈,又不影响运动成绩,一直是运动医生的重要任务.
作者:颜智;清秀;邹德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脱水、降颅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 治疗2个疗程以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
作者:唐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中因梅毒血清抗体阳性,请皮肤科会诊的病例,寻找其中的特点、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
作者:周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54-2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经阴道分娩的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654-2原液湿敷会阴水肿部位,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会阴水肿部位.结果 观察组在会阴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654-2原液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显著,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美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因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屡见报道,中草药肝毒性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临床医生在应用中药治疗病人时,应加强检测,破除中药无害、无毒的陈腐观点.为防止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严格掌握相关原则提前预防.
作者:华利花;钱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骨科住院部的5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人,一组为预见性护理组,另一组为普通护理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则相应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1).结论 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刘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用5d;实验组一次给药丙种球蛋白2g/(kg·d),同时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ESR、PLT和CB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愈率和随访期内的冠状动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PLT和CBR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有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实验组的治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而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邵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探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铍针结合推拿治疗40例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大65岁,小23岁.根据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3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铍针结合推拿是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在不同时段发放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庭访视或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形式,不断了解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自2010年1月以来,护理总值每日发放全院入院满24小时的新入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4次发放住院三天以上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出院患者由前线客服中心负责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得满意度信息.另外,护理部每月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科护长,并进行讨论和整改.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医院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改进体系,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意见并给予协调处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作者:李虹儒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