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朱玉

关键词:大学生视力, 近视保健, 调查
摘要:目的 对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找寻大学生近视现象严重的原因,找到一个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良好的近视护理保健措施,探寻大学生近视的保健护理方法.方法 制作问卷调查卷,随机抽取了我院1200名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在1200名被调查者中,护理前和护理后对近视保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发生加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该大力的开展对大学生近视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大学生明白近视保健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关于近视保健方面采取良好的护理,帮助大学生对良好的用眼和眼部保健行为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对近视保健的良好态度.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静脉输液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科190例次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 家属及患儿的配合程度、血管选择、穿刺操作、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环境条件等,均可影响穿刺成功率.结论 加强沟通,取得家属与患儿的配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操作水平,改善环境条件,是预防穿刺失败的关键.

    作者:毛淑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并探讨手术治疗的佳时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3例.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将手术时间≤7d的记为实验组,≥7d的记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为87.5%,死亡3例,病死率为12.5%,未经过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中,治愈34例,治愈率为64.15%,死亡19例,病死率为35.85%.此外行手术治疗的3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实验组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如果能够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低其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对于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病情趁早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杨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例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体会,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08年4月-2011年12月20例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资料,归纳其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准备护理、基础护理等).结果 通过细致的护理20例病患均如期实施手术,并顺利完成操作,术后无病患出现严重并发反应,效果理想.结论 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提供细致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手术成功几率,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董梁;顾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与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院眼科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果疗效比较做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非超声乳化组:共计104例106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63例,年龄43~82岁,平均(66.93±8.68)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4,成熟期白内障16只眼.超声乳化组:共计91例104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50例,年龄47~87岁,平均(68.15±8.41)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5,成熟期白内障22只眼.两组晶状体核硬度二至四级不等.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出现严重的问题是发生压疮.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可发生与长期卧床或长期座位的患者(如坐轮椅).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他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未能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王瑞娟;武怀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观察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行常规针刺法.结果 针刺1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张茉莉;邵晓丹;宫菲;董宝强;李江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各种症状特点,并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和治疗.结果 32例慢性期患者中,2例死于颅内出血,30例达临床和血液学缓解;21例急变期患者中,8例达完全缓解,3例未缓解,6例达部分缓解,2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7例加速期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5例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结论 比较容易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确诊后即可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进行治疗,但具体治疗过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朱玲玲;刘丽;刘开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例糖尿病合并压疮的治疗护理

    总结胰岛素、蜂蜜加庆大霉素对糖尿病合并Ⅲ期、Ⅳ期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预防为主,全面治疗,加强对压疮外源性因素及内源性因素的管理;对Ⅲ期、Ⅳ期压疮的处理重点是控制感染,控制渗液,清除坏死组织;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作者:申屠长缨;周美萍;林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护理过程,探讨提高心肺复苏对患者抢救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尽可能缩短除颤与胸外按压之间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积极进行护理.结果 104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成功16例,成功率为15.4%.结论 在心腹复苏中急救配合与护理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贾冀;贾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生对象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庖形成,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多数患者开始表现为非特异性皮疹,如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浮肿性红斑,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腋窝和服股沟,约10%-35%的患者出现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水疱和糜烂,病程进度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瘙痒,或治疗不及时,皮疹可逐渐增多遍布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可因继发感染等而导致死亡.使用糖尿病激素为第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卢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使用西药对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肺力咳合剂进行治疗,于治疗后3天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肺力咳合剂能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预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者,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万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述健康体检禁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以及在做各种检查前一些注意事项的不了解,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目的难以达到.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治疗遗传性血管水肿的临床研究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0000-1∶50000.该病以反复发作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本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度不够,临床上常常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曹利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小结

    目的 总结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提高新生儿窒息存活率和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窒息的2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抢救与护理方法,便于更清楚的认识新生儿窒息及制定抢救措施.结果 20例患儿中轻度窒息12例,中重度窒息8例;通过抢救后,治愈19例,死亡1例(重度窒息者).结论 及时有效的实施科学合理的抢救和护理是挽救窒息新生儿生命的关键,临床应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彭翠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洁口净在口腔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洁口净在口腔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01月-2011年07月在神经外科住院并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洁口净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口腔护理后实验组口臭、口腔疾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洁口净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软组织病常见七对矛盾的选择体会

    人体软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因此软组织病发病率很高.从目前临床上来看,基本上不分性别、年龄、工种均可以发生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某一方面已经定性为职业病.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手段与方法丰富多彩,中西医并治,仅中医方法就已经很多,另使从事软组织病的医务人员迅速增多,而治疗原则又不统一.同一个病人有许多治疗方法.于是我们医院科室几年来总结的七对矛盾的治疗体会,有助于其在软组织病中的原则性、细节应用上,起到建设性作用.

    作者:康献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的观察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心算、数字工作记忆以及总分方面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于改善中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傅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加强手术室人员无菌观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手术室护士只有具备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良好的护士素质和职业道德,顽强的意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不断更新意识,紧密配合手术,才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使病人早日康复,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王辉;韩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谈谈创造一个清新安静的手术环境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者应既着眼于病人,又应着眼于自身,正确理解和识别噪声源,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控制应激反应的措施.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医生手术操作时分心失误,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以逐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树立心身统一的观点,环境与个体和谐的观点.

    作者:孙春杨;韩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阻力指数与早期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 本文将确定肾动脉阻力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身靶器官的损害影响相关性,以及研究怎样利用肾动脉阻力指数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1].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血流检测,平均值进行计算.同时对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血肌酐进行测定,将所有测定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与患者体内的血尿素氮含量、血肌酐含量、收缩压高值以及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与患者体内的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结论 对患者进行肾动脉阻力指数的检测能够对早期发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或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延缓高血压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