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琳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两组均不加用其他中成药.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缺血减轻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无论心绞痛症状的改善还是心电图缺血的减轻都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戴咏梅;王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确定全面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制定标准,改革护理管理,进一步完善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手段,使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得到推广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优化了患者的就医环境,使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有较大提高,增强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对医院整体形象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黎明;傅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4月20日-2012年1月11日共进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40例,术后对随机抽取的20例患者进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此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的20例患者不进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指导,观察分析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Neer评分标准: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优15例(75%),良3例(15%),可2例(10%),差0例,优良率是90%;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优7例(35%),良5例(25%),可2例(10%),差6例(30%),优良率是60%,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及时进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治疗所借鉴.
作者:唐穗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按其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有关;后者多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引起;痢疾、霍乱和食物中毒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法定传染病不包括在婴幼儿腹泻之内.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现将2011年我院收治50例婴幼儿腹泻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程振;齐振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几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增多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国外新发传染病传人我国的可能性增大,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口岸卫生检疫必须高度警惕和严加防范.笔者通过日常一线海港工作的实践,就如何防范口岸卫生检疫风险,谈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康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顾客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接收的骨科卧床患者42例,设计临床调查表,调查骨科患者外伤、手术、卧床时间、饮食饮水及心理状况等与发生便秘的关系.结果:骨科卧床患者有90.47%的患者井发有便秘症状,其中重伤、大手术者发生便秘的较多;全麻及术后使用镇痛泵者便秘发生率也比较高;另外患者的心理情绪与不合理饮食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结论:只要找对原因,有针对性的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定时的进行腹肌训练和腹部按摩,改变患者的心理情绪与不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给予药物辅助,就能使骨科卧床患者取得良好的通便效果.
作者:羊纪红;刘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国的医疗界显得光为明显.通过现在的技术手段,我国临床药学也得到了极大地飞跃,并且给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目前在临床水平提升的同时我国的临床药学管理作用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从而造成如今临床药学混乱的状况.加强药学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对临床药学的发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将以我国临床药学为主要探讨点,着重谈论现在临床药学中的监管部分,并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一些建议以作参考.
作者:曾志广;陈碧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机械通气是各种严重刨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患者必不可少的抢救和治疗手段之一.而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呼吸肌群的萎缩和功能的减退,维持呼吸肌收缩力,对呼吸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门诊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诊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诊中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长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长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服务在分诊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较高的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分诊护理质量.
作者:梁佩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呼市痰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及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对呼市疾控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完善与解决.
作者:郭雅梅;周炎勋;贾文彩;闫俊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脑瘫患儿不同的进食方法的观察与护理,帮助患儿及家属选择正确的进食方法,从而减轻脑瘫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方法:对52例脑瘫患儿根据患儿病情,选择不同的进食途径即经口进食,经鼻胃管进食,经造瘘管进食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32例经口进食,12例经鼻胃管进食,8例经遣瘘管进食,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正确的进食途径可有效地减少了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儿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体格发育,提高了患儿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胡子艳;耿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2012年2月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NS、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康复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采取康复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肢体致残程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睿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通过2009和2010年我院儿科临床资料对照,对运用和把握沟通技巧进行深入论述,分析儿科护理中影响沟通的各种因素,包括患儿因素,家属的因素及护士自身因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相应的沟通措施,从而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结果: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有效沟通后,患儿和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病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下降,护理纠纷也随之减少.结论:通过与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不仅使护理人员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还可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儿科护士需要学习并掌握与患儿沟通的特点、途径及技巧,才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
作者:李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样品抽取、制备、校准仪器设备、配制试荆、选择检验方法、控制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等几方面,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刘葆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有效处理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对150名患者进行治疗.结合科学的镇痛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和阵痛护理措施,解决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自信心和治疗效果.结论:镇痛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每个患者实施专一性的护理是关键.
作者:朱军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在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治疗后,探讨牙周治疗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何影响.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对依赖胰岛素治疗的5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观察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控制血糖而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分别对牙周炎临床指标以及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等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详实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对比前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后发现,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均有所好转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作者:麦玉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心理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有效率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帮助更年期女性恢复正常的睡眠,提高其睡眠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林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实施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部,缩短脐带断端自然脱落的时间,降低脐部肉芽肿发生.方法:采用不干预法,不取结扎气门芯,不进行二次断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结果:使用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比传统法平均缩短35天,新生儿脐部渗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明显减少.结论:实施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能促进脐带斯端自然脱落,减少脐炎发生,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内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方法:分析2009年-2011年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分布和分类情况,探讨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结果: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记录主要的不符合项,实施性不符合项占绝大部分.结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是持续改进过程,改善实验环境,加大仪器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监督,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是改进的重点.
作者:方雪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方法: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及设备,护士的语言态度及仪表,护理操作,康复指导,健康宣教.结果: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脊髓损伤患者均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表示满意.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使脊髓损伤患者减少并发症,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康复从而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维持良好护患、医患关系.
作者:尹显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