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婵娟
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病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2].跌倒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常有发生,应该对老年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对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方丽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发病率为1%.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做好健康知识宣教是护理工作重中之重.为孕龄妇女做好异住妊娠知识、卫生宣教,可以减少异位妊娠的再发生和并发症发生,减少死亡率.让发生异位妊娠孕龄妇女在住院期间获得知识,安心接受治疗,得到家属和医务人员心理支持,安全渡过患病期,放心回家休养.
作者:刘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母婴身心健康的作用.方法:对本辖区内休养的276名产妇和278名新生儿(2例双胎)在规定时间内分别进行三次家庭产后访视,给予健康知识教育、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详细填写孕产期保健管理手册.结果:通过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促进母乳喂养.结论:产后访视大大降低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率、死亡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殷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卧床体位、制动时间对患者安全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取常规护理的2011年1~6月行脑血管介入的1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后的2011年7~12月行脑血管介入的1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制动时间、安全性、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问并无明显的差异性,而通过运用新的护理方法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舒适护理适时变换患者卧床体位,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沈虹;胡采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椎弓根定位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椎骨折用不同定位法定位治疗.结果:60例均获得4~36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椎弓根钉断裂1例,均无椎弓根钉脱出或松动.术中一次置钉成功率分别为:人字嵴定位法者为98%,采用横突定位法者为92%,采用棘突定位法者为93%.结论:人字嵴定位法定位较准确,一次置钉成功率较高.
作者:成懿;李晓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寻找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有效地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在我院行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有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及其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地的临床护理36例患者中35例手术顺利,全部康复出院.1例因消化道出血于术后第3天死亡,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及时有效地临床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或维持患者营养状况,使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预防,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武向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科手术中,麻醉不仅要求要起效快和镇痛效果比较好,而且要求产妇肌肉松弛良好以及术中牵拉反应较小等,所以要在使用麻醉前,全面考虑用药和麻醉药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同时要求麻醉方法全面、对产科手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宋玉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合理使用中药,目的是以小的药物投入,取得大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因中药的应用不当而产生的医源性疾病.
作者:潘娜敏;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方法与治疗,减少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方法:宫颈环扎术.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产结局.
作者:李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自出生前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1].小儿脑瘫是引起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8‰~4.0‰[2],脑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脑瘫主要是大脑组织受损后发育障碍,影响了小儿的智力发育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如能及时发现,早期干预,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小儿脑瘫的治疗率和生存质量.由于脑性瘫痪患儿的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康复治疗适应了这一需求.通过专业的康复人员提供技术手段和知识可达到纠正患儿异常姿势,帮助患儿获得大程度的功能改善,发挥其代偿潜能,改善自理能力,建立患儿的良好心理.现将多年来对脑瘫患儿的康复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何旭光;李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穴位按摩,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行气止痛,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目的.方法:将300例鼻内窥镜术后出现头痛的病员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止痛,对照组150例根据头痛情况应用止痛药.观察两组疼痛强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够达到缓解鼻内窥镜术后头痛的目的.
作者:马世丽;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Ⅰ~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经随访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A组慢性心衰患者经加用有氧运动治疗后,显效率75.6%,有效率24.4%.B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4.4%.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缪惠宁;王艳飞;任越;潘俊霞;杨卫强;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术中心理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的效果,以供临床借鉴和参考.方法: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中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及其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血压、心率等指标较低;焦虑、抑郁程度较轻微;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实施术中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文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孟鲁司特组40例,此组患儿给与孟鲁司特口服,每晚一次;抗生素+孟鲁司特组40例,此组忠儿给予孟鲁司特口服和阿奇霉素,每晚一次;抗生素组40例,给与抗生素药物如阿奇霉素、头孢克洛颗粒剂等抗生素药物,经过两周治疗后观察三组患儿咳嗽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判断药物疗效.结果:孟鲁司特组和抗生素+孟鲁司特组相比较针对咳嗽症状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组、抗生素组合抗生素+孟鲁司特组三组患儿比较咳嗽改善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司特针对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显著、依从性好,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连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从药物、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进行全面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疾病知识,饮食用药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达到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
作者:李艾青;李士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观察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74名,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的办法,止血率为99.6%;对照组采用药物止血的办法,止血率仅为72.6%;同时治疗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手术疗效可以保证,并明显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结论: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安全可靠,已成为相关治疗措施中的首选措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也是配合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即可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也可大大降低手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北枝;黄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冬季时为病人输入常温甘露醇和经过加温的甘露醇时患者疼痛的反应.方法:在4个月内对科室住院的15名输甘露醇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在日期单日时给予输入室温下甘露醇,日期双日时给予输入经过加温的甘露醇.每次输入后患者填写MeGil疼痛问卷,评定疼痛等级.结果:两组方法疼痛评分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差别统计学意义显著,加温组疼痛明显低于常温组(Uc=12.071,P<0.001).结论:冬季输注甘露醇时加温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本着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伟;车静;杨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外科病房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白色念珠菌感染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培养出107株白色念珠菌.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影响外科痰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外科病人继发真菌感染不仅与病人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等自身因素有关,也与胃肠道外科手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体内留置导管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术前完善的营养支持、及时合理的手术、术后规范的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早期积极合理的真菌用药等是预防和治疗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谭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及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单纯康复训练),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为63.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薛利凤;苗玉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ICU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ICU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性ICU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增加询证护理干预,并观察记录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抑郁自评(SDS)评分和焦虑自评(SAS)评分,并对观察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实施一般性护理之后对熙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明显改善,在一般性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循征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较护理前和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结论:循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ICU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ICU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