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病房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谭杰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 外科病房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病房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外科病房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白色念珠菌感染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培养出107株白色念珠菌.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影响外科痰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外科病人继发真菌感染不仅与病人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等自身因素有关,也与胃肠道外科手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体内留置导管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术前完善的营养支持、及时合理的手术、术后规范的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早期积极合理的真菌用药等是预防和治疗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与早期削痂3天后植皮在治疗120例深度手烧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与早期削痂3天后植皮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深度手烧伤患者,其中83例为男性,37例为女性,年龄为17-47岁,平均年龄(29.2±8.5)岁,烧伤面积为5%-25%,平均15.1%.并对其植皮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58只手植皮效果较为理想,2只手皮片下出现小片积血.对照组中,57只手植皮效果较为理想,4只手皮片没有成活而进行二次手术.两组患者的植皮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深度烧伤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然而又对实施手术者的技术要求相当高;而切削痂后3天植皮则对手术技巧的要求相对较低,利于医疗条件一般的单位开展.

    作者:邹隆耘;王静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杜义军;刘金里;苑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

    目的:报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3月,对40例双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短7周,长18周.疗效评定参照Baird-Jackson标准,其中优24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双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顾伏龙;姜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推进和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思考

    人口过快增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时间每过一分钟,地球人口净增160人.联合国人口基金为此向国际社会敲响警钟:如不立即采取坚决行动控制人口,保持消费与发展的平衡,世界人口在下世纪中叶将达到125亿,人类也将无法得到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在全球范围出现,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严重挑战.象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挑战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优质服务理念产生背景入手,剖析优质服务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结合目前我国优质服务的现状,总结不足,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对提升优质服务的一点思考意见.

    作者:苏丽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初诊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与自我病情监测依从性评分无显著性差并(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与自我病情监测与干预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与自我病情监测相比对照组干预后的依从性评分显著提高(P<0.05).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杏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本病诊断的90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每日1次,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9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痊愈58例,占64.4%,有效32例,占35.6%,总有效率100%.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曾祥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要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机体呈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高于正常水平的20%-50%;早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不仅可维持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各种创伤的耐受性;还可减少胰腺分泌、促进胰瘘愈合,同时对于痰病恶化的病理过程有阻断作用;当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胃肠功能恢复、无胰腺继续坏死和腹腔内感染病灶时,应尽早开展肠内营养;阶段性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康复.

    作者:刘丽;王丹;张麟;王超尘;于锡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改善老年肺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改善老年肺功能.方法:临床观察100例老年肺功能下降患者,平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0.3g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一周,对照组给予氨荼碱0.3g入100ml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一周,监测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多索茶碱组显效24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氨茶碱组显效22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多索茶碱组出现心悸2例,失眠2例,恶心呕吐3例,头晕头痛2例,氨茶碱组出现心悸5例,失眠5例,恶心呕吐6例,头晕头痛5例.结论:多索茶碱组的总有效率与氨茶碱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中多索茶碱组明显低于氨茶碱组,多索茶碱是一种可以替代氨茶碱使用安全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任爱梅;曹生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41例患者(其中良性病变19例,恶性肿瘤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PI),28例取2个扩散敏感度数值(即b值),其余13例取5个b值,对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计算;病灶良性与恶性的判定界限确定为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0%容许区间,对比分析动态增强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38例DWI显示全部良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未显示3例为1例小腺瘤外和2例原位癌;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为(1.5859±0.323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为(0.9610±0.2041)×10-3mm2/s,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4.2%(16/19)、95.5%(21/22)、90.2%(37/4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患者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以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9例,采用米非司酮12.5mg/d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米非司酮25mg/d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7例患者出现潮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在2008年07月-2012年06月间到我院诊治的41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253例,对照组1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型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对其采取舒适型的心理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珊;陈丁秀;赖春蓉;杨月仙;江海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八段锦配合中医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将八段锦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系统地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三期心脏病康复方案,并经过2年的实践,病人反映良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加以推广.

    作者:林小丽;陈日宇;陈静薇;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措施及其体会,以便尽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方法:对6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阶段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合适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护理措施,痊愈22例,显著有效39例,无变化5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后的生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质量.

    作者:姜洪霞;尚德杰;张军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的护理研究

    目的:寻找提高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开腹手术后使用PCA泵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自控镇痛患者59例实施全程系统护理指导,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患者术后72小时调查患者对自控镇痛的满意度并且记录.结果:实验组使用自控镇痛泵总满意率94.9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2.88%,两组患者相比较X2=10.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全程系统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技术(PCNT)已成为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我院自2010年引进医疗设备,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共开展此项手术50余例,通过对病人进行的嗣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庆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服务在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门诊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诊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诊中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长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长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服务在分诊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较高的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分诊护理质量.

    作者:梁佩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护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121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600倒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614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在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调查得知,观察组的614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97.4%(600/614);对照组的600例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69.8%(419/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的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砚媚;葛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莆田口岸卫生检疫风险防范策略

    近几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增多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国外新发传染病传人我国的可能性增大,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口岸卫生检疫必须高度警惕和严加防范.笔者通过日常一线海港工作的实践,就如何防范口岸卫生检疫风险,谈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康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汤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祖国医学理论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因外感风寒湿邪,从阳化热,攻于骨节,留滞筋脉,筋脉失于濡养,而致于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活动障碍.中药方剂中双花,清解经脉之郁热;蒲公英性平,泻而不伤阴,苦寒但有健胃作用;土贝母对关节肿胀效果好;土茯苓为治湿毒主要药物,具有利湿毒,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生地、白薇、赤芍清热凉血;秦艽、独活、羌活、川牛膝祛风通络,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作者:丛铁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