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潘永江

关键词:严重腹部闭合伤,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72例严重腹部闭合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我院采取的诊断与治疗手段.结果:在患者入院后,我院及时进行CT检查、X线检查、B超与腹腔穿刺等各项检查,充分确定受伤部位与伤情程度,均进行手术治疗.进行B超检查,69例表现出脏器实质性损伤,并伴随腹腔积血积液,诊断符合的比例为95.8%.进行X线检查,发现16例气腹症.进行CT检查,发现65例出现脏器实质性损伤,并伴随腹腔积血与积液,诊断符合的比例为90.3%.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共51例患者抽出不凝血,13例抽出消化道内容物,因而诊断符合的比例为88.9%.6例死亡,66例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严重腹部闭合伤,应该及时进行包括CT、X线查、B超与腹腔穿刺等在内的各项检查,同时积极进行剖腹探查,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特异性的手术指征,确保手术的安全与可靠,提升预后效果.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单纯性低钾麻痹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单纯性低钾麻痹的病因以及补钾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10-2012年本院急诊救治的急诊单纯性低钾麻痹84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患病原因;将84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数组及双数组,每组42例):治疗组(单数组)采用经呼吸道雾化联合经肠道灌肠补钾,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补钾.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钾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急诊单纯性低钾麻痹的病因包括:摄入不足、血液稀释、钾丢失过量以及某些药物作用等;两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h以及24h血钾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1h及6h血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高钾血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单纯性低钾麻痹与个人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基层医院针对某种痰病的治疗方法有关;经呼吸道雾化联合经肠道灌肠补钾是安全高效,方便,省时,痛苦少,病人易于接受的补钾途径,尤其值得在不具备监护条件的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丁向;白润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暂时性小便失禁4例,泌尿感染2例,心源性休克1例,术后出血2例.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需要对患者进行更全面性的护理措施,并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全面性和高质量的护理将有效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秀芳;楼一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收集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锁定钢板固定和常规固定,对比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结论:锁定钢板具有符合解剖形态、手术损伤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豪杰;徐盛华;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

    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规范新生儿免疫接种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效果.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中,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掌握接种技术要求,提高新生儿免疫效果.结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做好新生儿乙肝预防接种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乙肝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对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加顺铂进行治疗,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化疗用药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观察患者护理效果并总结其要点.结果: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除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脱险停止化疗外,其余均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心理表现也正常.结论: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化疗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毒性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兰晏逢;张新臻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以及EPS镜检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20.0%,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作者:杨新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于ICU老年患者的护理

    目的:提高ICU老年患者舒适度,改善其生命质量.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激发患者内在动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感觉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关心,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满足患者自我照顾的需要,给予患者及家属以心理护理和指导,使患者感到亲人的温暖.

    作者:张培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卵管性不孕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讨论

    在性传播疾病中,沙眼衣原体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可以导致女性官颈炎、尿道炎、盆腔附件炎、异位妊娠、输卵管性不孕等多种疾病.在感染人体后,宿主会发生包括体液、细胞免疫在内的免疫反应并产生一系列抗体,使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对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判断.本文在对输卵管性不孕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作者:杨玉;葛扬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影响男护生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带教体会

    通过对影响男护生临床实习的心理因素、性格差异、环境因素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男护生实现特定的带教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更好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潘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实施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部,缩短脐带断端自然脱落的时间,降低脐部肉芽肿发生.方法:采用不干预法,不取结扎气门芯,不进行二次断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结果:使用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比传统法平均缩短35天,新生儿脐部渗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明显减少.结论:实施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能促进脐带斯端自然脱落,减少脐炎发生,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14例和B组10例.A组采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同时配伍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后2h进食,每天1次,连续3天,共450毫克;B组单纯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两组患者用药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各项结果正常后给药.结果:治A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1),阴道排出蜕膜管型、尿HCG转阴,血HCG下降情况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79%,高于B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具有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付桂英;毛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漏诊、误诊或诊断不及时易造成输卵管破裂而引起大出血,可导致生育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为更早、更准确的诊断异位妊娠,通过对经腹部超声疑似异位妊娠5例,继而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认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慧;王海立;曹芳;李育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周围浅静脉逆行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老年、慢性病等常规穿刺困难者提供更有效的穿刺途径.方法:随机选择我科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年龄>70岁,患慢性病需要长期输液.分逆行静脉穿刺(观察租)和顺行静脉穿刺(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限情况等.结果: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限情况,两组差异明显(P<0.05),液体滴速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采用周围浅静脉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输液是可靠安全的,具有成功率高、不影响手部活动、不影响输液滴速、渗漏率低等优点.

    作者:徐建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患经临床护理治疗后,临床控制的患者50例,显效6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1例.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及时的进行护理治疗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的缓解急性发作症状,临床控制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救治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孙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社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不断完善社区护理工作.现对社区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廖路妹;周琼;张小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0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因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死亡外,无1例因为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和严格内套管内消毒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康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人管理

    针对手术室清洁工人文化水平低,消毒隔离知识缺乏,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我科通过采取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其工作流程、加强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等措施,在上述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及空气培养质量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保证了手术的安全进行,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交叉感染.

    作者:廖涛;梁佳佳;谢宗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照实验分析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并证明康复护理对这类病人肢体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00名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仅采用脑梗塞治疗),试验组(脑梗塞治疗加上康复护理治疗),严格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并通过记录的数据作出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病人的肌肉萎缩程度差异明显,两组实验满足严格的对照关系.结论: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急性脑梗塞病人更好的恢复其肢体功能,并且能够减少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在对急性脑梗塞病人的治疗上应该重视对他们的康复护理治疗.

    作者:罗彩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物处理与护理手段干预剖宫产手术寒战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药物处理与护理手段对剖宫产术中产妇寒颤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400例于我院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以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药物组(200例)与护理组(200例);药物组针对术中寒颤症状单纯使用药物(阿托品、曲马多药)进行处理,护理组则采取保暖、心理护理、常温输液法等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发生的寒颤情况及寒颤强度.结果:两组寒颤发生率对比,药物组(40.5%)明显高于护理组(18.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寒颤强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的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寒颤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感.

    作者:冯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可以使糖尿病患者避免感染足,避免截肢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并且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方法:本组病例共8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感染,经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有关疾病的卫生知识宣教工作及认真护理,并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全身抗感染及局部用药等措施.结果:治愈72例,7例好转出院,复诊已痊愈,5例终造成不同程度的截肢.结论:护理人员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护理过程中,特别是教会患者对自己足部的护理及检查、饮食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宣教工作,对患者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足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邱雯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