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霞
目的:研究分析对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4例,将他们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患者,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推拿手法,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0%,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2%.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消除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范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单用丙泊酚和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时,药物起效与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中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8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两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结果:两组呼吸抑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呼吸抑制的发生,并发症较少.
作者:尚宗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我们日常的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导尿术是我们经常操作的,尤其在我们普外科是一项常见的无菌技术操作.但如果由于导尿管的材质不过硬,操作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及操作不当,都将可能给病员造成不良后果,如尿管破损,尿管气囊破裂,尿路感染,插管误入阴道致未成年女病人处女膜破损等.所以正确安全的操作导尿术,显得尤为要要.针对我科一位患者出现置尿管后气囊破裂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如何防范.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09年8月~2011年3月80例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为(P-±7)d,对照组为(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尿即为尿中排出大量红细胞,是一种常见临床表现.血尿的发生,病变可涉及从肾脏、肾盂到远端尿道等一系列解剖结构,或起源于全身性疾患对肾脏和/或泌尿系统的继发影响.从病因学上看,血尿产生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在临床上既要做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又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血尿的定位检查是成功诊断的关键.
作者:张春玲;高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接受的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调查,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后出血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与顺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4、6.32,P<0.05).产后出血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与无产后出血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8、6.76,P<0.05).结论:产妇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是影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于2004年开始应用计算机对医院感染监测进行管理.2004年以前,上报省监近代网的资料均是手工统计汇总,不仅要耗去大量的工作日,而且数据容易出错,每月疲于完成这些繁琐的数据归类、汇总、统计分析工作,对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与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医院内部网络的迅速发展,经过计算机管理人员研究、开发,医院感染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盛健玲;刘经辉;李跃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医护人员要掌握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依照识别评估相关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控制措施,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控制实施及评价总结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采用必要且可行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对风险加以处理,大大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王丹;刘丽;师伟;韩培;张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有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HP根除率为86.04%,对照组分别为69.77%、69.77%,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是溃疡患者的不错选择.
作者:郭烨;丁小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的临床诊治措施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盆腔炎患者124例.依据诊治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在症状消失及治愈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于盆腔炎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道芳;刘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显著优于传统的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秋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监测未成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问题,并分析国家定点厂家--湖北制药厂所生产的驱虫药阿苯哒唑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一般会采取卢戈液直接涂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大便培养法和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等对患者肠道内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查.然后给予被检测患者每天200g的阿苯哒唑氨的驱虫方法,持续用药2个月以后再到医院进行复查,然后再根据患者的感染的变化情况对该药物的驱虫效果做出具体评价.结果:108例当中,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51.22%;其中有23例患者是蛔虫感染,占总体的21.30%;蛲虫感染患者有18例,占总体的16.67%;其他种类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率总共为13.52%.对寄生虫感染患者给予阿苯哒唑药物治疗.两个月后基本痊愈.只有2例患者因为终端停药延误了病情,总体治愈率高达98.15%.结论:本次对108例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效果的分析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同时为更多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俞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本院妇产科于2006-2011年间收治的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作者:余凤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第1组单纯行微波热凝术,第2组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第3组行微波热凝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随访2年.结论:微波热凝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疗效优于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和微波热凝术.
作者:范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病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2].跌倒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常有发生,应该对老年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对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方丽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并发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科陆续收治的1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发生腹膜感染病人.结果:其中1例院内感染,9例院外感染,分析腹膜感染的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等有直接关系.结论: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廖朝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估中医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77倒手足口病病人均采用中药内服同时中药外洗治疗,观察用药72小时效果.结论: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黄先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静脉输液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是个人业务水平的体现,还能减轻患者输液的疼痛,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作者:黄灵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帕金森病(PD)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60例P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前者采用康复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2个月后比较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能使PD患者症状缓解,控制疾病,减轻抑郁和焦虑,日常生活能力增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液透析治疗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不完全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够清除体内的水分及代谢废物,保持体内环境稳定,我们根据患者的特点,从心理饮食建立和保护血管通路等方面对血液透析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并对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等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采用耐心认真细致到住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