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凤仙
随着老年透析患者不断上升以及糖尿病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增多,这类人群的透析通路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当今透析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遍,而经皮下隧道穿刺中心静脉留置涤纶导管在一部分患者中已作为永久性的通路使用.我血透中心2009年12月-2012年8月病人用长期留置导管透析的有18例,通过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细心观察和精心维护,提高了患者的透析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杰;林静霞;张芳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解决神经内科辅助检查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既往神经内科辅助检查时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进行持续观察和分析,针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实施,评价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加快周转,缩短住院天数,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改进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全面的接受检查,得知结果,医生也可以更早诊断和治疗,增进医患和谐.
作者:余泽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外伤性脾破裂常见的误诊原因,减少临床误诊机会,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6年9月至2012年8月167例脾外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死亡1人(病人转入我院已重度休克、腹部叩诊浊音、腹穿血性,经抢救无效死亡),有3例误诊或者是贻误病情.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正确运用,能明显减低误诊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国杰;王世超;孔中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单用丙泊酚和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时,药物起效与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中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8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两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结果:两组呼吸抑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呼吸抑制的发生,并发症较少.
作者:尚宗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老年、慢性病等常规穿刺困难者提供更有效的穿刺途径.方法:随机选择我科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年龄>70岁,患慢性病需要长期输液.分逆行静脉穿刺(观察租)和顺行静脉穿刺(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限情况等.结果: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限情况,两组差异明显(P<0.05),液体滴速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采用周围浅静脉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输液是可靠安全的,具有成功率高、不影响手部活动、不影响输液滴速、渗漏率低等优点.
作者:徐建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管理措施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9月本科收治的住院患者7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跌倒坠床护理,实验组应用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跌倒坠床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风险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雷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吸氧、纠酸、镇静、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患儿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憋、喘鸣以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素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凝刀及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1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高,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章荣报;汤飒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急性脑血管病诊疗技术的提高,但其治愈率仍较低,且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使病人好的康复并回归社会则是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现将对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及对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杰;任醒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在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治疗后,探讨牙周治疗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何影响.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对依赖胰岛素治疗的5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观察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控制血糖而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分别对牙周炎临床指标以及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等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详实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对比前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后发现,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等检查结果均有所好转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作者:麦玉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护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121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600倒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614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在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调查得知,观察组的614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97.4%(600/614);对照组的600例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69.8%(419/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的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砚媚;葛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真菌性鼻窦炎的病理特征与发病临床表现进行研究,找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手段.方法:50例患者在全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比内镜手术,从中找出引发真菌性鼻窦炎的真正原因.结果:5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症都已经消失,其中的并发症消失.手术之后的第一个月中每一周都要换药,而手术后的第二与第三个月要每隔两周换一次药.同时要用生理盐水清洗手术腔.结论: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比较特异的鼻窭炎病症,这种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旦转换成恶性的肿瘤,就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快对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者:沈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推拿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SP)与志愿病人来培训中医学生临床医患的交流能力,提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方法: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SP组,采用先期招募、遴选、培训、考核、让中医学生与腰突症SP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训结束后,SP向中医学生提供对交流过程的反馈意见的流程;应用患者组采用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创造与临床真实患者交流、进行对志愿患者的接诊、进行推拿治疗、给予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等步骤.两组进行对比以及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统计.结果: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医患交流能力评分在实训前后比较均为P<0.001.实训后两组学生医患交流能力评分比较P<0.05,应用患者组优于SP组.结论:两组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作者:王金贵;卢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39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38例,痊愈率97.4%,死亡1例,病死率2.6%,26例属中晚期,占66.7%,术前有并存疾病25例,占64.1%,一期切除肿瘤34例,切除率87.2%,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占35.9%.结论:必要的术前准备、对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提高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结肠癌合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作者:耿铁山;赵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50份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产生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14份前期工作不到位,占28%;6份受检者自身因素,占12%;8份采集过程因素,占16%;18份血液送检不及时,占36%;4份检验时处理不佳,占8%.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提高受检者、医务人员的重视与配合,加强检验的操作技术,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作者:吴鹰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了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11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治疗前,2组病人均做被动和主动功能活动,治疗组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予武汉康本龙温热中低频治疗仪(HL-Y5A型)治疗,治疗护理后,观察比较病人的缓解程度,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中药热奄包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晓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有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HP根除率为86.04%,对照组分别为69.77%、69.77%,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是溃疡患者的不错选择.
作者:郭烨;丁小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肾衰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肾阴亏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均予肾内科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再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实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疗效.
作者:滕洁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对其进行化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有效率为91.11%,严重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低.结论:该法的临床疗效显著,毒性反应小,安全、可靠,为临床化疗治疗非小细胞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茂政;许小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中药对脾肾两虚,痰瘀内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dial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观察,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上述中医证型的72例早期DN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每日两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化痰中药.两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检测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推测其机理,可能与降糖、降脂,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从而减少尿的白蛋白.
作者:王颖;杨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