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够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丹;楼一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治疗晕针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晕针患者应用针刺昆仑,灸神阙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针灸结合是治疗晕针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锦春;晏庆春;漆小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实施,传统的药物库存管理模式弊端逐渐凸显,如何以合理的运行方式管理药品使用成为重要的课题.零库存管理模式是将企业仓储方案灵活运用到医药库存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就零库存管理的涵义、必要性、优点和实施要点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作者:曹生喜;任爱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简易上肢功能测评训练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简易上肢功能测评训练结合作业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与观察组相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作业治疗,2组进行上肢训练的时间均为每天1h,每周5d.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采用Fug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在治疗2周及4周后评估中,2组患者FMA、FTHUE-HK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在治疗2周后评分中观察组仅FMA提高的分值高于对照姐(P<0.05);在治疗4周后评估中FMA及FTHUE-HK所提高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2次评估中BI评分提高分值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上肢功能测评训练结合作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用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短期内的上肢功能,但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尚不确定.
作者:何维春;王凯斌;陈静;孙英;冯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30例急性多发性脑梗塞患者在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钢;岑成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的控制对策分析.方法:在对微生物检验中,探讨培养基的相关配制、灭菌、性能测试、无菌试验和储存等方面,探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的控制对策.结果: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配制所用的容器选用玻璃或者不镑钢等制品较合适,采用离子交换水和蒸馏水;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前后要对pH值进行测定;在自行对培养基进行配制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对每次的支配做好详细记录;用于配制培养基的电子天平或者酸度剂要每年都进行检定.结论:微生物检验中要保证对培养基治疗的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才能够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周桂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护理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4例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比较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遵医嘱行为以及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在干预前,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综合干预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提高了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遵医嘱行为,改善了了代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姝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14例和B组10例.A组采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同时配伍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后2h进食,每天1次,连续3天,共450毫克;B组单纯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两组患者用药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各项结果正常后给药.结果:治A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1),阴道排出蜕膜管型、尿HCG转阴,血HCG下降情况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79%,高于B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具有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付桂英;毛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中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多发.据统计80%以上成年人有过腰痛的经历,而在某些职业如伏案工作或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姿势的劳动者,其中,颈腰椎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高达90%[1,2].区别与封闭治疗的学位注射,我科于2010年起开始把此技术运用到腰椎疾病引起的腰疼.腿疼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的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冬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且多发于青壮年时期,表现各有不同,严重者会对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本文以我院青 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举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胡兰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使用健脾降浊中药,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7%,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值得较多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成人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八小时禁食.入室后进行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对患者上肢静脉通路进行开放,并给予镇静剂咪达唑仑,在进行麻醉诱导前一分钟对患者进行舒芬太尼注射.在上述措施完成后,分别给予研究组患者七氟醚诱导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丙泊酚诱导麻醉.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后,其意识消失所需时间、脑电图监测值达到50符合气管插管条件所需时间以及手术完成后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的患者;T1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与心律相较于T0阶段而言,下降幅度均较为明显,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研究组患者;T2至T4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律与T1阶段相比明显增高,对照组患者增高幅度较研究组患者明显;T5至T6阶段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律情况基本恢复为麻醉前水平.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成人麻醉诱导可使患者达到手术需要的麻醉深度,且能够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进行较好的抑制,是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伯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规范新生儿免疫接种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效果.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中,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掌握接种技术要求,提高新生儿免疫效果.结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做好新生儿乙肝预防接种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乙肝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显著优于传统的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秋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肿瘤术后患者在恢复期期间对生活的满意度.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LQS)中的生活满意(LS)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问卷评测.结果:试验组身体康复、子女孝顺、吃穿状况、文体活动、家庭生活及人际关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肿瘤术后患者后期生活满意度由多种因素影响.对策: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运动,改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作者:付小姝;方丽;薛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帕金森病(PD)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60例P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前者采用康复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2个月后比较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能使PD患者症状缓解,控制疾病,减轻抑郁和焦虑,日常生活能力增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训练对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倒患者采用呼吸训练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回顾.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8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56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9.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在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无创口、无痛苦和方便、快捷的特征,医疗费用很低,具有较高使用价值,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司徒杏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以膝关节疾病导致功能受限的就诊患者越来越多,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因保守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时而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现对15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不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杜绝了护理并发症,使社会的参和理解得到了提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敖凤敏;周开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指背系列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2011年至2012在皮肤科就诊的选择手指皮肤缺损患者80例共112指.对所有患者采用手指背系列皮瓣修复皮肤受损的手指.通过1到4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皮肤患处修复情况检测手功能并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应用80例112个皮瓣,其中有110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出现了表皮层坏死,经换药后自愈.屈伸手指功可达健侧手指的80%到90%,优70指,良27擂,可15指.结论:指背系列皮瓣因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接近,血运可靠,可以对手指创面进行安全、简便地修复.
作者:陈海湛;谭碧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腹部X片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对收治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行腹部X片检查,回顾分析其各种X线征象表现及治疗过程、效果,总结腹部X线片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指导意义.结果:出现孤立扩张肠袢的手术率为100%,未出现的手术率为10.5%.卧位片结肠充气手术率14.3%,未充气的手术率为30.2%.复发粘连性肠梗阻发作期及缓解期的腹部X片出现同部位局限性扩张和同形态肠曲的手术率为100.0%,未出现的手术率为8.3%.结论:腹部X片多种影像表现对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但需要紧密结合临床,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刁星飞;黄亚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