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岳晓林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护理
摘要: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病情得到控制,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语言不利、肢体功能阵碍、口角歪斜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帮助有不同程度残疾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功能锻炼,科学、合理地实施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例和80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8.8%,心电图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6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两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吕永丰;梁莉君;梁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房粘液瘤的诊断价值

    心脏内粘液瘤是一种由间叶组织上发生的低度恶性原发性肿瘤,左房粘液瘤临床上因其阻塞二尖瓣口极易与风湿性二失狭窄等疾病相混淆.笔者对我院1998年8月~2008年4月经心外科手术证实的10例左房粘液瘤惠者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左房粘液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目的:选取有效的素质教育方法,促进护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护理人才打下基础.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校2009~2010学年一个班的52名护理学生,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素质教育的渗透,教学计划完成后,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还将另一个班48名学生设置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评价的8个方面中,除了在加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够外,其它各项有效率均高于85%.结论:我校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力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颌骨骨折应用3D影像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评价在下颌骨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3D重建的价值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0例平片诊断下颌骨骨折病人行三维重建,显示下颌骨骨质结构,测量骨折移位距离及下颌骨厚度.结果:30例下颌骨折中体部和颏部骨折多见,其次为髁状突颈部及下颌角,下颌升支骨折少见.结论:螺旋CT三雏重建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情况,骨折移位、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下颌骨骨折影像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针刺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66例.观察组: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组:口服克罗来芬50 mg.评定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超检查及排卵的情况.结果:两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的受孕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流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多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产生的获益远不止降血脂作用本身,其在心血管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作用,且在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还未显现时即能产生荻益即多效性,业已发现证实的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改善心肌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等.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年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量注射泵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给药护理

    目的:讨论微量注射泵注入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有关护理.方法:通过对本科蛛网膜下腔出血70例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注入尼莫地平的用药观察和护理.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加强用药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及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黄玉萍;厉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体征不十分典型,尤其是早期X线影像没有明显的异常改变,加上个别医生检查疏忽,很多患者被误诊误治而致残.特别是基层农村的患者.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程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陈旧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损伤创面.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李伯强;白贺东;王立民;刘建华;王斌;章德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6例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腹腔镜及后腹腔镜技术开展泌尿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6例,男5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3岁,其中,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5例、肾囊肿切除27例、肾切除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切除吻合5例.腹腔镜隐睾探查松解下降固定术5例、精索静脉曲张高住结扎术19例、交通性鞘膜积液内口结扎术8例.结果:76例病人中,中转开放手术2例,1例因为隐睾位置较高,接近肾下极处,1例为游走肾肾囊肿,术中固体位改变,未在后腹腔内未找到肾脏.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进食,留院1-8天.随访2个月-4年,无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进行肾上腺肿物、隐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泌尿外科手术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值得进一步开展.

    作者:曹庆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血常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前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方法:对确诊MP感染患儿50例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5.1-13.5×109),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可下降至5.7-8.7×109(P<0.01),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值由0.36上升至0.58(P<0.01),淋巴细胞比例均值0.56下降至0.42(P<0.01),单核细胞比例均值由0.07下降至0.05(P<0.01),绝对值0.35~1.39×109下降至0.1-0.8×109(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比一次血常规检查更有意义.在常规头孢类抗生素无效情况下,早期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低.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5天,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根据治疗效果,可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减少误诊率.

    作者:黄少敏;林群;程冬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作者:陈焕;程海林;张桃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高校新生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高校新生体检中实施人文关怀对候检时问,工作效率和学生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在体检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统计候检时间,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候检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关怀的应用能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减少纠纷和投诉,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罗慧;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80例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4例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04例患者在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防自杀,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躁动、神经衰弱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玲;林欣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治疗,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次/d.两组均以5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6/38),P<0.05;且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水疱结痂时间方面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洪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的分析,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的体会,认为做好术前的评估,掌握插管适应证,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能减少插管风险迅速地建立了呼吸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按摩联合治疗睡眠障碍

    目的:评价足底按摩结合针灸对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普唑仑的基础上,使用足底按摩并针灸腹部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腹部穴位主要选关元、中脘、气海等穴位,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阿普唑仑进行治疗,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没有意义,但两组的各种评测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足底按摩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夏太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学位药物注射抗过敏药,对照组为口服抗过敏药.疗程5~7天,分别观察其皮疹、风团、瘙痒等症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或肌注同类药的对照组(P<0.05).结论: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花;曹淑红;付玉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联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本文主要探讨了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症状与诊断,研究了两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结果,得出佳治疗的方案.

    作者: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