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娜
总结78例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应用.通过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注重心理护理,强化健康指导,提倡早期活动,早期饮食,充分止痛,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对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丽婵;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脏疾病的病人选用抗生素和剂量调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是肾功能减退本身影响抗生素的排泄,更重要的是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的明显改变影响治疗效果和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止血、输液和(或)输血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沣托拉唑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26.67%,总有效率70.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血时间、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
作者:詹伟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80例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4例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04例患者在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防自杀,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躁动、神经衰弱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玲;林欣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评价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的实际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在临床上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情况,总结病人的感受和相关的益弊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硬膜外血肿率分别为7.69%和9.68%,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其他并发症方面,硬膜外麻醉组病人发生率要低于硬膜外复合全麻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的危险,良好的穿刺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祖莲;陈太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腹腔镜技术凭借其对组织损伤小、患者活动早、恢复快等优点,近年已在妇科领域广泛应用.在其手术优越性日益体现的同时,随着手术难度增加,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正确认识、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是必须引起现代妇科临床医师重视的一个方面.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复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应完善、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稳定,副作用少,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疼痛症状,能促进早期泌乳和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同时硬膜外腔接镇痛泵自控镇痛,患者可根据需要调整用药量.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效果确切的优点.
作者:王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一种常见而又疑难的病症,而中医承担着大量的肝硬化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任务.多年来,本人在临床中从整体观念出发,总结经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振健;张震;郭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踝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组成.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加之足屈肌力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外踝比内踝长.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内翻时容易发生扭伤.不注意休息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易反复疼痛肿胀,带来不良影响.中药熏洗,方法简便,易于操做,疗效显著.
作者:刘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现行护理模式指导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新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周后观察血压指标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6倒,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对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无影响,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组合.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地区性去痛片服用情况及其安全性,以期帮助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高对去痛片服用现状和药物毒性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和追查病历的方法对某村常住人口982人进行去痛片服用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某村有去痛片服用史的人口占36.4%,随年龄增加服药比例增加;服药原因多为止痛和缓解疲劳(占92.2%),且多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占66.7%),偶尔服用者占多数(56.3%);出现急性或(和)慢性不良反应者占11.2%;医院对不良反应的病因诊断率不高(仅占64.7%).结论:医生和患者对去痛片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
作者:刘峰;马惠;佟国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颅内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在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方面元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清BUN以及血清Cr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应用治疗脑卒中既能迅速减轻脑水肿,又能减少肾功能损害.
作者:吴灵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中的实施情况.方法:以130例临床诊断为肺癌,行首次静脉化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化疗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62例,对照组68例.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前、中、后由专业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为一般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化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情况及病人时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使用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肿瘤静脉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徐明珍;刘清霞;周冬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解除小儿包茎预防、治疗和避免尿路感染,消除影响阴茎发育的因素.方法:小儿包茎既往提倡青春期后行手术包皮环切,由于长期排尿不通畅,容易形成包皮垢的堆积,反复逆行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局部炎症长期刺激有恶变可能,采用2%利多卡因黏膜下浸润麻醉手术扩张包皮,上翻至冠状沟,局部应用3%过氧化氢清洗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擦预防黏膜再次粘连,随即包皮复位至冠状沟,术后隔天用上述方法上翻1次.结果:经上翻5次,历时10天的治疗,患儿包茎通常能顺利上翻显露冠状沟解除包茎.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使患儿免除手术治疗的痛苦,无需住院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支出,值得基层卫生院外科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押酸抗炎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以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洛赛克20mg/d;克拉霉素0.5g/次,2次/d;甲硝唑0.4g/次,3次/d;对照组78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喷洒溃疡一号和二号组方进行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8周,之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纽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抑酸抗炎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67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BMI、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I、WHR均有显著变化,肥胖程度减轻,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合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法.结论:合募配穴法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WHR,减轻肥胖程度.
作者:徐明明;王升旭;黄泳;陈静;李求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
作者:钟永豪;黄锦波;陈伟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症状与诊断,研究了两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结果,得出佳治疗的方案.
作者: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学位药物注射抗过敏药,对照组为口服抗过敏药.疗程5~7天,分别观察其皮疹、风团、瘙痒等症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或肌注同类药的对照组(P<0.05).结论: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花;曹淑红;付玉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