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祖莲;陈太芬
目的:加强老年患者术中护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手术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0年老年手术患者1086例,通过术前评估、加强术中护理、术后转送等环节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正确评估,加强心理沟通和护理,提高老年患者配合手术的主动性.结论:重视老年患者的术中护理,可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庄显叶;巫玉玲;胡壬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结合口服通塞脉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Mulligan手法治疗;治疗组在Mulligan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口服通塞脉片,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患者的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Mulligan手法结合通塞脉片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更好.
作者:赵秦;苏清伦;朱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多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产生的获益远不止降血脂作用本身,其在心血管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作用,且在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还未显现时即能产生荻益即多效性,业已发现证实的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改善心肌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等.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年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66例.观察组: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组:口服克罗来芬50 mg.评定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超检查及排卵的情况.结果:两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的受孕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流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0例患者中出现头晕1例,恶心1例,继续用药适应后好转,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霞;王利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内科护理对于临床尤为重要,护生应该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基础和操作,通过病房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患者的密切配合,来获取实践知识,使实习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带教经验,将内科病房临床带教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红宇;刘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也可单独发生.本文就糜烂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柳裔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陈旧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损伤创面.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李伯强;白贺东;王立民;刘建华;王斌;章德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应用磺胺嘧啶银锌结合液浴治疗各类烧伤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及比较,主要观察范围,舍创面用药后的愈合情况,局部治疗反应,药物止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0~20d,100%愈合,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接近正常肤色,烧伤创面无明显疤痕形成,小面积Ⅲ度创面不植皮而自愈.对照组愈合时间20d,81例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结论:通过临床应用磺嘧啶银锌结合液浴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创面愈合快,可缩短治疗时间,且用药安全,收到了有效、安全、价靡的作用.
作者:施闻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微量注射泵注入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有关护理.方法:通过对本科蛛网膜下腔出血70例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注入尼莫地平的用药观察和护理.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加强用药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及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黄玉萍;厉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60例临床平稳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心理介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金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分期中医辨证外治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根据评分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根据不同分期分别辨证使用电针灸、中药雾化、正骨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冶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别为38.41±13.698及3.58±16.15,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另外210例患者痊愈93例(占44.29%)、显效85例(占40.48%)、好转23例(占10.95%)、无效9例(占4.29%),总有效率为95.71%,半年复发率仅2.49%.结论:分期中医辨证外治方案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利泰;王泽林;易红兵;谢博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仅应严格执行医嘱用药,还必须熟悉药理学知识;不仅要重视常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链霉素、先锋、破伤风抗毒素等),对某些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应给予足够重视.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为过敏体质,在注射处应配有抢救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多巴胺等抢救药品),用药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经常询问有无不适感,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有采取有效抢救措施,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作者:焦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菅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介入术前、术后及溶栓药物治疗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治愈11例,其中8例病程10d以内.显效34例,有效6例,显效率88.2%,总有效率100%.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重要脏器出血.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美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踝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组成.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加之足屈肌力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外踝比内踝长.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内翻时容易发生扭伤.不注意休息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易反复疼痛肿胀,带来不良影响.中药熏洗,方法简便,易于操做,疗效显著.
作者:刘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医院数字图书馆虽然运用了大量系统支持,减少了许多人为操作的步骤,但是管理人员还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针对目前医院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所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对医院数字图书馆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作者:史嘉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小儿脑性瘫痪在一般护理、相关治疗、肌力训练、手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方面做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行半髋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坏死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0例患者发生肺栓塞,分析其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9%,通过CT扫描、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核医学检查确诊,经过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后,无死亡病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于减少病死率.
作者:罗开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86例产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6例尿潴留产妇进行分析,针对尿潴留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结果:通过心理疏导,稳定产妇情绪,配给药物治疗,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86例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者82例,留置导尿4例,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早期发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作者:余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