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基础按摩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刘勇成

关键词:颈椎病, 临床基础按摩疗法
摘要:临床基础按摩疗法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以肌肉组织为核心,运用按摩手法进行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在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尤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颈肩痛、枕部后颈部酸痛并伴有上肢放射病、麻木.可因颈部屈曲后伸或劳累时加重,日久可伴有肌肉萎缩等.好发于30岁以上低头工作者,近年来由于电脑使用增多,发病趋于年轻化,其治疗方法也很多.临床基础按摩疗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甲状腺患者按照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入院当日和术前1d调查两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张如新;范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CVA患儿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岁数相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的MP-lgM.结果:实验组MP-lgM的阳率为34.0%;对照组MP-lgM的阳性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975,P<0.05).实验组MP-lgM的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VA与MP感染有高度关联性,建议CVA惠儿临床上应首先测定MP-lgM来除外MP的感染,阳性者给予抗MP治疗.

    作者:吴开锋;黄苏玮;刘亿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外洗结合三棱针点刺治疗甲沟炎23例

    甲沟炎是指(趾)甲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自2008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中药煎剂浸泡方法结合三棱针点刺出血、排脓治疗甲沟炎23例,其效果优于常规消毒、抗感染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洪燕;段沛涛;王富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宝用于先兆早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和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15例,阴道分娩35例(阴道助产2例).早产27例,足月产29例,早产儿死亡2例.结论:对不同孕周、不同原因先兆早产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少云;温燕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实施23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第一组110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CP组)第二组120例实施传统的医疗护理(非CP组);将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非C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7d,CP组下降至4~5d,(P<0.05).CP组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非CP组,CP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护满意度更高.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诊疗及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诊疗治疗,增加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的分析,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的体会,认为做好术前的评估,掌握插管适应证,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能减少插管风险迅速地建立了呼吸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作者:陈焕;程海林;张桃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强乡镇医院剖腹产手术的安全措施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技术的产生,很多旧事物已被新事物所取代,剖腹产手术在临床上越来越被广泛的采纳,由于剖宫术相比起顺产术来说较为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传统的顺产手术逐渐被剖宫术取代.但是剖宫术创伤性大,需要严格的环境卫生控制,并且对于操作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就目前来说,在大城市,这些方面已不存在问题,而在医疗条件较差的乡镇医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剖腹产是妇科常见手术,我国广大基层乡镇医院就诊条件较差,对基层群众的就诊造成了许多不便,也可能衍生安全隐患.因此,采取措施加强乡镇医院剖腹产手术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我国基层医疗建设,更是保障患者安全、对产妇及婴儿负责的表现.

    作者:朱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见1-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有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报道,主要表现为喘憋,气促,三凹征为主要临床特点,也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以上是儿科常见急症.笔者从事儿科工作的多年经验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作如下报道.

    作者:周泉;段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1例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菅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介入术前、术后及溶栓药物治疗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治愈11例,其中8例病程10d以内.显效34例,有效6例,显效率88.2%,总有效率100%.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重要脏器出血.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美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龄骨科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骨科卧床患者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以提高骨科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我科对120例高龄骨科卧床患者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并发症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经过护理,均安全出院.结论:高龄骨科卧床患者有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特性,只有结合患者的特殊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结果.

    作者:林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陈旧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损伤创面.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李伯强;白贺东;王立民;刘建华;王斌;章德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6例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腹腔镜及后腹腔镜技术开展泌尿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6例,男5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3岁,其中,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5例、肾囊肿切除27例、肾切除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切除吻合5例.腹腔镜隐睾探查松解下降固定术5例、精索静脉曲张高住结扎术19例、交通性鞘膜积液内口结扎术8例.结果:76例病人中,中转开放手术2例,1例因为隐睾位置较高,接近肾下极处,1例为游走肾肾囊肿,术中固体位改变,未在后腹腔内未找到肾脏.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进食,留院1-8天.随访2个月-4年,无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进行肾上腺肿物、隐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泌尿外科手术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值得进一步开展.

    作者:曹庆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产后小便不通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0分钟至3小时小便自解.结论:用针灸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30分钟至3小时小便自解,效果较好,无尿道损伤及感染,明显优于导尿法.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深圳市百仕达等部分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7月对罗湖区百仕达及东乐社区共568名社区居民健康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社区居民在健康宣教前艾滋病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72.1%,宣教后为95.5%.近90%居民喜欢通过电视节目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目前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度不够,建议多采用电视、社区宣传广告栏等通俗易懂的公益宣传方式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刘丽婵;邱谷香;桂库娜;钱江莹;彭青青;魏鞠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结果:60例采用RhG-CSF治疗后白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完全恢复54例,占90.0%.结论:RhG-CSF能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反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春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呃逆68例临床观察

    呃逆一症,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中医认为呃逆属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逆气冲出喉间,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甚者长时间呃呃连续频作,至呼吸困难.呃逆轻症持续几小时,重症持续几十天,呃逆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语言交流.针灸中药疗法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呃逆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本文以某中医院临床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刘利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按摩联合治疗睡眠障碍

    目的:评价足底按摩结合针灸对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普唑仑的基础上,使用足底按摩并针灸腹部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腹部穴位主要选关元、中脘、气海等穴位,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阿普唑仑进行治疗,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没有意义,但两组的各种评测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足底按摩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夏太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内科病房临床带教体会

    内科护理对于临床尤为重要,护生应该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基础和操作,通过病房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患者的密切配合,来获取实践知识,使实习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带教经验,将内科病房临床带教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红宇;刘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