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英慧;郭艳丽
目的:调查地区性去痛片服用情况及其安全性,以期帮助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高对去痛片服用现状和药物毒性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和追查病历的方法对某村常住人口982人进行去痛片服用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某村有去痛片服用史的人口占36.4%,随年龄增加服药比例增加;服药原因多为止痛和缓解疲劳(占92.2%),且多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占66.7%),偶尔服用者占多数(56.3%);出现急性或(和)慢性不良反应者占11.2%;医院对不良反应的病因诊断率不高(仅占64.7%).结论:医生和患者对去痛片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
作者:刘峰;马惠;佟国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159例危重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对影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指套位置偏移,氧气不充足,吸氧装置不密闭,呼吸机管道漏气,血氧监测模块与主机接触不良等.护理干预对策包括调整指套位置,监测吸氧装置,密闭呼吸机漏气管道,将血氧监测模块对准槽位插入底部等.
作者:李连花;勾迎杰;曹淑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饮酒过度是有害健康,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同时对社会也具有极大危害,是正常社会秩序、家庭和谐的破坏因素.笔者及合作者以白茅根、葛根、菊花相配伍,自制茅葛醒酒剂,应用于临床,效果突出,特报道如下.
作者:蒋文生;杨喜梅;王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作者:黄宝琴;饶燕珍;池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TCu380A节育器宫腔内下移异位1例报告.
作者:杨金凤;祁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特点,分析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74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外急救与转运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结果:746例中5例现场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18例病情较危重但家属拒绝转运,723例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安全转运至医院.结论:①医务人员要树立急性脑血管意外应急转诊的意识,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死率和致残率;②做好现场病情评估,把握好转运的时机,及早干预、严密监护;③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把带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涑就会感染上结核菌,身体抵抗力强的人可能在肺部形成一个小小的钙化点,而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就可能发病.惠了肺结核应及早到专科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患者千万不要乱就医和自行乱服药.因为乱服药容易延误病情,引起细菌耐药,造成治疗困难.
作者:王莹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关怀科学模式对一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评价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该模式的优点及不足.方法:以十个照顾性因素为框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十个因素内容详尽,提供了个体化护理,但也有不足.结论:关怀科学模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及专业价值,是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作者:董钊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现行护理模式指导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新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多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治疗的58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结果:58例均获的4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锁骨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应用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骨折稳定情况,患者年龄以及经济情况选取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中段骨折,特别是小孩的骨折,可以采用1/3管型钢板.对于复位后相对比较稳定的骨折可以使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取出时需要防止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复位后稳定的中段骨折可以使用交叉钢针进行内固定,但术后需要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并进行随访照片复查,对于钢针发生移动的情况需要及时取出.对锁骨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如多段骨折,或骨折发生在外1/3段或伴随肩锁关节脱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金属接骨板或锁骨钩钢板.
作者: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张禹;蒲朝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前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方法:对确诊MP感染患儿50例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5.1-13.5×109),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可下降至5.7-8.7×109(P<0.01),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值由0.36上升至0.58(P<0.01),淋巴细胞比例均值0.56下降至0.42(P<0.01),单核细胞比例均值由0.07下降至0.05(P<0.01),绝对值0.35~1.39×109下降至0.1-0.8×109(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比一次血常规检查更有意义.在常规头孢类抗生素无效情况下,早期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低.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5天,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根据治疗效果,可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减少误诊率.
作者:黄少敏;林群;程冬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本病是以整个肩关节周围炎症反应为病理改变,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受限为主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常以50岁左右的中老年为主,故又称50肩.
作者:赵永岐;赵晓亮;李铁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主要手段,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有效的,为了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我们莱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从2006年来对接种人群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实行监测和追踪观察,为尽量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患措施,体会如下.
作者:刘莹;谭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7月对罗湖区百仕达及东乐社区共568名社区居民健康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社区居民在健康宣教前艾滋病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72.1%,宣教后为95.5%.近90%居民喜欢通过电视节目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目前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度不够,建议多采用电视、社区宣传广告栏等通俗易懂的公益宣传方式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刘丽婵;邱谷香;桂库娜;钱江莹;彭青青;魏鞠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自1998年以来,我区性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其中的大多数疾病并不属于致死性的疾病,但它们的传染性很强,并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家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艾滋病的发现和传播,加剧了性病的危害性和社会性.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性病已成为当前我区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为掌握我区2010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以便为今后制定全区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区2010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杨毅;孙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32例伴有焦虑情绪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Z组,对照组16例,采用一般心理护理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1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个别,心理疏导,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克服自卑回归社会等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这3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干预前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较对照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X2=12.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都具有焦虑和恐惧倾向,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袁燕如;刘冬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奥曲肤联合对人胃癌SGC-79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胃癌SGC-7901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将其制成单细胞悬浮液,分成五个组,分别加入紫杉醇、奥曲肤、紫杉醇和奥曲肤的混合液为实验组,五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组,不含药物的为阴性对照组,以MTT法比色测定紫杉醇、奥曲肽、紫杉醇和奥曲肽混合液、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统计,对各凋亡率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个药物的血药峰值浓度下,紫杉醇和奥曲肽混合液分别与紫杉醇、奥曲肽、五氟尿嘧啶的凋亡率X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紫杉醇、奥曲肽分别与五氟尿嘧啶的凋亡率做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紫杉醇、奥曲肽X2检验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紫杉醇在体外能分别有效地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两者联合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控制率明显优于单药的控制率,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
作者:叶雁波;邱建永;苏朝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押酸抗炎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以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洛赛克20mg/d;克拉霉素0.5g/次,2次/d;甲硝唑0.4g/次,3次/d;对照组78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喷洒溃疡一号和二号组方进行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8周,之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纽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抑酸抗炎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分期中医辨证外治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根据评分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根据不同分期分别辨证使用电针灸、中药雾化、正骨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冶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别为38.41±13.698及3.58±16.15,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另外210例患者痊愈93例(占44.29%)、显效85例(占40.48%)、好转23例(占10.95%)、无效9例(占4.29%),总有效率为95.71%,半年复发率仅2.49%.结论:分期中医辨证外治方案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利泰;王泽林;易红兵;谢博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一般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复杂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为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在肾囊肿疾病中居首位,一般为单侧和单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可分为经腹腔途径和经后腹腔途径两种.位于肾脏腹侧的囊肿通常采用经腹腔途径,位于肾脏背侧的囊肿宜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11月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欧阳唐锋;钟少云;袁剑;陈林初;章静;王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