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凤;祁玉萍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CVA患儿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岁数相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的MP-lgM.结果:实验组MP-lgM的阳率为34.0%;对照组MP-lgM的阳性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975,P<0.05).实验组MP-lgM的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VA与MP感染有高度关联性,建议CVA惠儿临床上应首先测定MP-lgM来除外MP的感染,阳性者给予抗MP治疗.
作者:吴开锋;黄苏玮;刘亿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重要性.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不断改进和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3周~32个月,2例发生导管出口感染,经几次换药均痊愈;6例发生不完全性堵管,经管内溶栓均溶通;透析充分性均达标.结论:优质规范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郭宏艳;胡宴霞;王蕊;杨颜辉;彭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症状学出发,对1例经历汶川地震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作者:肖文莉;庄金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症状与诊断,研究了两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结果,得出佳治疗的方案.
作者: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心脏内粘液瘤是一种由间叶组织上发生的低度恶性原发性肿瘤,左房粘液瘤临床上因其阻塞二尖瓣口极易与风湿性二失狭窄等疾病相混淆.笔者对我院1998年8月~2008年4月经心外科手术证实的10例左房粘液瘤惠者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左房粘液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自1998年以来,我区性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其中的大多数疾病并不属于致死性的疾病,但它们的传染性很强,并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家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艾滋病的发现和传播,加剧了性病的危害性和社会性.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性病已成为当前我区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为掌握我区2010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以便为今后制定全区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区2010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杨毅;孙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研究通过开展对NICU患者的CEEG监护,观察脑趋势图的变化,探讨了趋势图相应指标的改变对癫痫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结果显示aEEG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监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产褥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以保障孕产妇安全.方法:回顾性总结44例产褥感染产妇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及术后康复护理的干预措施.结果:本组44例产褥感染患者中,由乡医接生而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26例,其中产程延长导致感染者占38.5%(10/26),胎膜早破占23.1%(6/26),胎盘滞留占23.1%(6/26),产道损伤占15.4%(4/26);区及以上医院分娩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18例,其中因阴道炎者占61.1%(11/18),自身感染占16.7%(3/18),胎膜早破者占22.2%(4/18).结论:产褥感染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应采取积极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杨火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护理美学是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情,让美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由实用属性转为审美属性,要适合病人的审美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具体表现出美学的意义,而成为病人美的享受的源泉.
作者:戢运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眠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采用自我按摩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失眠.本文介绍的按摩方法主要包括头面部整体按摩,头面部点穴按摩和身体其它部位点穴按摩.采用本文介绍的诸多方法中的几种,只要坚持,必将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喜林;李惠荣;史万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低下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继发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的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在天然药物中寻找或筛选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几点问题进行简要研究.
作者:郭少川;陈丽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67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BMI、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I、WHR均有显著变化,肥胖程度减轻,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合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法.结论:合募配穴法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WHR,减轻肥胖程度.
作者:徐明明;王升旭;黄泳;陈静;李求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作者:黄宝琴;饶燕珍;池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阑尾炎患者62例采用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缝合,与同期常规缝合4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2例抽线缝合的病例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可明显降低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贾士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多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治疗的58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结果:58例均获的4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锁骨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应用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骨折稳定情况,患者年龄以及经济情况选取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中段骨折,特别是小孩的骨折,可以采用1/3管型钢板.对于复位后相对比较稳定的骨折可以使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取出时需要防止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复位后稳定的中段骨折可以使用交叉钢针进行内固定,但术后需要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并进行随访照片复查,对于钢针发生移动的情况需要及时取出.对锁骨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如多段骨折,或骨折发生在外1/3段或伴随肩锁关节脱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金属接骨板或锁骨钩钢板.
作者: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张禹;蒲朝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西多福韦是一种抗病毒新药,属脱氧胞苷单磷酸化物的非环状类似物,为广谱抗DNA病毒及逆转录病毒药物.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西多福韦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治疗.此外,西多福韦对于疱疹病毒、腺病毒、噬肝病毒等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临床适应证不断拓展.目前关于西多福韦作用于HPV的文献报道相对多,本文为此就具体综述了西多福韦的药效学,毒理学与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胡大海;李双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恢复的效果,使患肢功能得到重建,主要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以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冬勤;兰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60例临床平稳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心理介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金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现行护理模式指导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新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