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例高危妊娠分娩的护理体会

刘莉莉

关键词: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分娩,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护理措施以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对收治的28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37 例平安分娩,新生儿死亡1例,无产妇死亡.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供良好的产前护理和加强入院后的护理及加强产妇产程的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妇病死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研讨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方法:将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论: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能改善肢体状况,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工作

    本文综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6个方面:无菌技术、器械保管及维修、注重患者术前的心理准备、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手术室内医务工作者及手术室与其他科室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培训,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不断学习和更新手术室的护理方法,推动手术室工作不断发展.

    作者:栾昕;曹林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MRI、CT和x线片三种影像学方法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30例30个病变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平片、CT扫描及MRI影响学结果表现情况.结果:30个病变股骨头当中的x线平片仅14个显示,占46.7%的检出率,CI扫描后显示了18个病变部位,占60.0%的检出率,MRI的检出率为100%.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显著低于MRI的检出率,二者与MRI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采用MRI诊断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扫描,高危人群和已有髋关节症状的病人可首选MRI检查.

    作者:石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源性传染疾病的增多,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机会随之增加,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M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医务人员暴露与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分析情况,并定义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1].

    作者:王秀莲;杨金香;曾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泰勒宁)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片)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癌症患者63例,分为氨酚羟考酮组29 例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组34例,分别就其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氨酚羟考酮组与吗啡缓释片组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酚羟考酮组发生便秘,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排尿困难的患者分别占13.79%,13.79%,8.82%,0%,吗啡缓释片组分别占47.06%,38.24%,35.29%,8.82%,氨酚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缓释片组(P均<0.05).结论: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均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中、重度癌性疼痛,但氨酚羟考酮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管理

    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肿瘤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结果有效规避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邓太美;刘长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对照组56例在急性期给予观察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率为5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用非手术方法治疗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或腹部CT检查均明确诊断,其损伤分级为I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2例,有合并伤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

    作者:李献宏;罗天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

    随着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其安全性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阐述了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探讨

    卵巢出现囊肿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囊肿是由于卵巢的正常功能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所以绝大部分卵巢囊肿都是良性的.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郑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化道造影检查误诊原因及对策浅析

    目前钡餐造影是检查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比胃镜的检查操作更加简单,患者也较容易承受.但是相对于胃镜的检查方法而言,钡餐造影则不能做出直观且准确的诊断.如果X线钡餐造影阳性率再依靠胃镜复查的结果则是理想的办法.医生在做钡餐检查时,应该能够灵活操作机器拍出清晰而有特征性的X线片,而且还要具有对疾病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同时放射科医生对各种疾病的临床、影像认识,严格顺序观察和规范操作,透视与点片相结合的能力非常重要,且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冯铁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3例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连翘、黄芩、大青叶、青蒿、薄荷、淡竹叶、薏苡仁、甘草)治疗本病53例,并设立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汤加减治疗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透疹功效,效果良好.

    作者:黄子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瘀阻型房颤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四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房颤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更为安全.

    作者:韩春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失眠原因及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确诊具有失眠症状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50例,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失眠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睡眠不稳和入睡困难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主要形式,环境、噪音等外在原因占42.66%,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担忧占38.66%(P<0.05).结论: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失眠患者能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亚梅;马少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的前沿阵地,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也就成为重中之重,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及安全运转.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生命抢救技术,才能使现场救护做到快捷、准确、有效和安全.在急救现场无论面对何种疾病,急救护理工作都应有规律地对伤情病情快速评估、准确判断、果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及安全转运能有效地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伤残率.现将近年来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与护理探讨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在已经慢慢取代了传统的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是创伤较小、出血量小、有效减轻疼痛、手术后的并发症很少,身体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不长、手术后腹部也不会留下瘢痕等.我们医院在2010年2~8月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一共90例,比较了传统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瑞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针刺所致疼痛不能耐受患者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针刺治疗作为传统疗法,已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利用针刺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对针刺时引起的疼痛感以及得气时感觉出的酸、麻、胀、痛、触电感等不适充满抵触心理而放弃针刺治疗.另外,针刺治疗需按疗程进行,患者多次接受针刺,对疼痛及针刺感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恐惧是造成部分患者对针刺所致疼痛不能耐受的主要原因.有实验证明恐惧增加了低位脊柱旁肌肉的反应性,增加了疼痛感.所以加强心理护理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针刺所致疼痛的耐受程度.

    作者:邓昕伟;张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评价及灭菌监测

    目的:了解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在我院的使用效果及灭菌监测,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样检测方法对不同物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监测1600件无菌物品包,合格率达99%.结论:我院无菌物品效果质量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还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疗法加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9例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0%;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王家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神经科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科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神经科长期卧床的褥疮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福平治疗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褥疮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愈合2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且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平治疗褥疮疗效较好,期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