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王家永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疗法加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9例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0%;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探讨

    卵巢出现囊肿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囊肿是由于卵巢的正常功能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所以绝大部分卵巢囊肿都是良性的.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郑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泰市5年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状况分析

    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我市血站采血已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在采血工作中,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打击了自愿者的献血积极性,也不利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尽量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我们对我市近5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4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房角分离法、隧道巩膜瓣法、常规巩膜瓣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三组术后1周、1 月、3 月的平均眼压,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手术治疗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阿不都肉苏·吐尔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案

    目前,很多眼科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帮助患者提高视力,减轻和控制眼部不适症状及达到美化个人形象的目的.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我院今年来收治的眼科患者510例,其中男性303例,女性197例,白内障159李,青光眼143例,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61例,视网膜玻璃体手术54例,斜视矫正44例,眼球摘除术30例,其他手术19例,3-91岁.

    作者:贺晓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犬伤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犬伤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现状,寻求100%接种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登记在册的2332例犬伤患者全程注射五针狂犬疫苗的情况进行筛查和统计.结果:第一针按时接种率100%,第二针99.67%,第三针98.97%,第四针95.20%,第五针83.53%,进行免疫球蛋白伤口浸润注射者只有7.72%.结论:规范狂犬疫苗接种流程,达到100%的全程接种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作者: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在乐声中康复——浅谈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种崭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作者:石岩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均呈阳性,其中41例血清cTnI呈阳性,9例为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呈阳性,根据两项检测指标联合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迫、一旦发病则现危象,如患者能得到及早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覆盖了患者的整个发作周期,是临床较为精准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张悦;周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便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结果:乳腺导管造影显示:12例圆形充盈缺损;5例导管杯口状阻塞;2例条形柱状充盈缺损.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可靠方法.

    作者:高学峰;任克;孙臣义;王权;张加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及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28例好转出院,死亡4例.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衍芬;安佰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检验通督强脊手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各93例例;因未能完成牵引疗程,对照组有5例剔除,治疗组4例剔除,故可评价的患者177例,其中对照组88例,治疗组89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结合床边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床边牵引治疗,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评定,并运用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MCU)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以及颈椎活动的大肌力.结果:①两组患者疗效进行Ridit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体R值的95%Cl无重叠,R治疗0.05;左右侧屈和右旋转活动度有改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方向活动度都有改善,P<0.05.两种疗法对患者右侧屈活动度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患者左右侧屈和右旋转的大肌力有提高,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和左旋转的大肌力无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颈椎方向活动大肌力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颈椎右侧屈活动大肌力改善无差别P>0.05;其它活动大肌力改善有差别,P<0.05.两组患者右侧屈大肌力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大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颈椎牵引好,表明通督强脊手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郑其开;林汉凌;陈少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研讨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方法:将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论: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能改善肢体状况,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病的物理预防和物理治疗

    目的:了解物理治疗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情况及前景.方法:回顾性总结20年1337例老年人理疗的疾病种类和治疗效果.结果:骨关节病的治愈显效率为36.9%,有效率为94.0%;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的治愈显效率为94.6%,有效率99.8%;注射硬结、静脉炎、褥疮的治愈显效率74.9%,有效率99.4%;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的治愈显效率为94.7%,有效率99.6%;代谢障碍和明显肥胖的治愈显效率为35.7%,有效率为93.8%.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老年病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开展与研究.

    作者:贺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8例高危妊娠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护理措施以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对收治的28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37 例平安分娩,新生儿死亡1例,无产妇死亡.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供良好的产前护理和加强入院后的护理及加强产妇产程的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妇病死率.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胎儿宫内窘迫44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手术指征.方法:对44例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中比例高的为脐带因素17例(占38.6%),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及时进行干预,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作者:陈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双歧杆菌散剂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散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生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散剂.对两组的腹泻发生率、出现腹泻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组住院期间第3、5、7天继发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泻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婴幼儿肺炎同时,口服双歧杆菌散剂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减轻其腹泻程度,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叶燕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检验与脂肪肝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脂肪肝患者和132例B超检查正常的患者谷血清丙转氨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肪肝的血脂表现特点,脂肪肝患者伴有一定比例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脂肪肝患者,如有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预防一定的帮助.

    作者:胡妙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用非手术方法治疗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或腹部CT检查均明确诊断,其损伤分级为I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2例,有合并伤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

    作者:李献宏;罗天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将18例K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心脏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脏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心得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作者:李琼;刘学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