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歧杆菌散剂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叶燕娟

关键词:双歧杆菌散剂, 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散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生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散剂.对两组的腹泻发生率、出现腹泻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组住院期间第3、5、7天继发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泻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婴幼儿肺炎同时,口服双歧杆菌散剂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减轻其腹泻程度,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入住的630例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除个别患者由于特别紧张,术中加用利多卡因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腰俞穴麻醉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黄小瑜;陈琳;覃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源性传染疾病的增多,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机会随之增加,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M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医务人员暴露与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分析情况,并定义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1].

    作者:王秀莲;杨金香;曾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便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结果:乳腺导管造影显示:12例圆形充盈缺损;5例导管杯口状阻塞;2例条形柱状充盈缺损.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可靠方法.

    作者:高学峰;任克;孙臣义;王权;张加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草药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1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鲜中草药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31例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外敷新鲜中草药外敷,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2年,全部临床治愈,优良率为100%.结论:新鲜中草药外敷治疗四肢闭合骨折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值得继承、发扬和推广应用.

    作者:汤昌平;徐泽斌;高冰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痛与腰椎间盆突出的成因与处理

    中老年人都患有腰痛,女性更甚.腰痛引起的负面影响很多,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缓解与根治,可直接引发腰椎间盆突出及其他的症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诸多的不利.如何认识腰痛与腰椎间盆突出症,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缓解与保健,为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裨益.日常生活、工作和不良习性引发的腰痛都为腰肌肉紧张与痉挛(也说腰肌劳损)、自律神经失调,使患者伴有倦怠感、疲劳感,腰部的血液循环的气血运引减缓,肌肉供血不足,出现营卫气血虚弱,瘀血内停,使腰部肌肉短暂出现缺氧,与营养不足(缺养),从而产生酸胀、痛、麻和腰部严重不适.

    作者:周友武;夏广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成分输血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成分输血的好处和应用.方法:按照文中所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临床上成分输血对血的利用率较高,基本达到90%以上.结论:临床上成分输血对血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符合现代用血发展的趋势,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钟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要达到好、佳的诊疗效果,大多数医生关心的是诊疗原则、遵从的是医疗程序,甚至患者有时也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药物和具体的治疗手段上,而忽视了无论健康还是在患病状态下都无法改变的人的社会属性.简单的话语,却可以感受到整体医疗的智慧和风范,亦是医学在科学-技术-人文方面的综合展现.总之,在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阶段,良好的医患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及对医疗风险的了解,并有利于医患关系步入良性循环.

    作者:贺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Quaqdrant系统腰椎减压+Sex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8例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详细的术前和术后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正确的体位,缓解疼痛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68例老年腰椎滑脱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玲;骆书兰;罗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A)-1%醋酸水溶液(B),;流速:0.8ml/min.结果: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回收率(n=6)分别为100.0%、99.6%和99.9%.

    作者:宋明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及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28例好转出院,死亡4例.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衍芬;安佰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分析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项具体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作者:范庆云;陶可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肾衰患者,据其自选治疗方法并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为非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7天,而对照组为24.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而对照组为48.9%,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有利于修复和再生肾损伤细胞,并能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死亡率,对治疗急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医调神养生法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本文着重谈谈中医的调神养生法.

    作者:苗凌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1月鼻内窥镜下采用微波治疗的80例老年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治疗经过顺利,一次治愈59例(73.75%),两次治愈19例(23.75%),无效2例(2.50%).随访(11.8±5.7)月,复发6例,无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的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止血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并避免了鼻腔填塞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吴亚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作者:易韵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克罗恩病的治疗现状研究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因具体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明,造成治疗学上无所突破.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策略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笔者通过阅读研究近年以来国内部分文献资料,并综合整理,就近年来治疗克罗恩病的方法及治疗现状进行小结.

    作者:张耀辉;于成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按摩疗法(附252例分析)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各种不同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52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3岁前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9%;3岁以上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97%.两年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按摩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辅助方法,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张大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针刺所致疼痛不能耐受患者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针刺治疗作为传统疗法,已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利用针刺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对针刺时引起的疼痛感以及得气时感觉出的酸、麻、胀、痛、触电感等不适充满抵触心理而放弃针刺治疗.另外,针刺治疗需按疗程进行,患者多次接受针刺,对疼痛及针刺感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恐惧是造成部分患者对针刺所致疼痛不能耐受的主要原因.有实验证明恐惧增加了低位脊柱旁肌肉的反应性,增加了疼痛感.所以加强心理护理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针刺所致疼痛的耐受程度.

    作者:邓昕伟;张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导气管内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宏洲;朱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