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气管内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蔡宏洲;朱林生

关键词:插管, 气管内, 镇静, 表面麻醉
摘要: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运动康复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运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3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韧带、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综合康复疗法,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膝关节功能优19例,良9 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冯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尿液检测中用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检测两者结果差异分析

    目的: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检测尿液中有形成分的主要差异.方法: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以下简称镜检)检验750例尿液标本,经两种方法测得不同结果差异分析.结果:750例尿液经干化学法检测RBC阳性270例,镜检复查阳性95例,阳性符合率35.2%;干化学法检测RBC阴性480例,镜检复查阴性478例,阴性符合率99.6%;干化学法检测WBC阳性238例,镜检复查阳性178例,阳性符合率74.8%;干化学法检测WBC阴性512例,镜检复查阴性477例,阴性符合率93.2%.干化学法无法检测管型、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肿瘤等有形成分.结论:检测尿液时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两者须同时进行.

    作者:侯薇;郭薇薇;颜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对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6例.方案如下: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21天为1个周期,对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并进行评价,同期设置吉西他滨加顺铂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可评估的68例患者中,6例患者完全缓解,25例患者部分缓解,30例患者稳定,7例患者进展,总有效率为45.59%,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年乐;张琳;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剂量卡铂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体会

    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当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往往意味着临床分期在Ⅲb以上,多数已失去外科根治机会,手术效果差.鉴于恶性胸水生长迅速、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L胸液含蛋白40g)或并发感染,故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抑制胸腔积液的产生,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我院采取小剂量卡铂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总结了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生化教学的质量.

    作者:许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提高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改善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尿静症患者选择了肾脏移植这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们随机对70例肾移植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瘀阻型房颤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四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房颤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更为安全.

    作者:韩春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从基因突变、细胞凋亡、细胞免疫以及激素受体等方面分析了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并重点研究了子宫肌瘤的手术以及药物治疗.

    作者:沈长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疝气是老年人的一个多发疾病,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韧带肌腱逐渐松弛,腹股沟区周围组织萎缩变性,弹性及韧性降低;老年人又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习惯性便秘等疾病,长期的慢性咳嗽、排尿不畅、排便费力,致使腹内压增高,排挤、压迫腹腔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少动和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腹壁肌肉萎缩而发生疝气.

    作者:韦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泰市5年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状况分析

    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我市血站采血已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在采血工作中,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打击了自愿者的献血积极性,也不利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尽量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我们对我市近5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研讨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方法:将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论: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能改善肢体状况,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导气管内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宏洲;朱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案

    目前,很多眼科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帮助患者提高视力,减轻和控制眼部不适症状及达到美化个人形象的目的.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我院今年来收治的眼科患者510例,其中男性303例,女性197例,白内障159李,青光眼143例,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61例,视网膜玻璃体手术54例,斜视矫正44例,眼球摘除术30例,其他手术19例,3-91岁.

    作者:贺晓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MRI、CT和x线片三种影像学方法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30例30个病变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平片、CT扫描及MRI影响学结果表现情况.结果:30个病变股骨头当中的x线平片仅14个显示,占46.7%的检出率,CI扫描后显示了18个病变部位,占60.0%的检出率,MRI的检出率为100%.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与CT扫描的检出率显著低于MRI的检出率,二者与MRI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采用MRI诊断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扫描,高危人群和已有髋关节症状的病人可首选MRI检查.

    作者:石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青年性颈椎病的影像诊断比较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证侯群.多由风寒侵袭、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肝肾亏虚所引起.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其发病年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青年颈椎病指年龄小于35岁的颈椎病患者,其影像学检查一般有常规X片、CT、MR、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

    作者:单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即分为2组,在其他治疗等同条件下,血糖控制分别予CSII及MSII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糖达标天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预后比较.结果:治疗前后CSII组及MSII组均能达到良好血糖控制,但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MSII组,CSII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指频发房早,频发室早,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短阵室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衰及感染等并发症较MSII组低,预后好.

    作者:周斌社;张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双歧杆菌散剂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双歧杆菌散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生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散剂.对两组的腹泻发生率、出现腹泻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组住院期间第3、5、7天继发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泻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婴幼儿肺炎同时,口服双歧杆菌散剂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减轻其腹泻程度,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叶燕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湿包的原因及对策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以降低医院感染和保证医疗质量.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治疗工作效果,其主要责任是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具有灭菌速度快,湿度高,穿透力强,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导致湿包现象,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重复灭菌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增加成本消耗,延误临床科室使用,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为了解决湿包现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蒸汽灭菌后出现的湿包现象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分析,组织科员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大大减少了湿包现象.

    作者:江双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跟腱炎本体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跟腱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60例患者随即分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组(试验组)及传统治疗(中药熏洗)治疗组(对照组),以本体感觉恢复、疼痛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确定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初4周均可改善跟腱炎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比较两组均为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好转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好转率无显著改变,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跟腱焱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黄忠梅;莫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