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性颈椎病的影像诊断比较

单华

关键词:青年性颈椎病, 影像诊断比较
摘要: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证侯群.多由风寒侵袭、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肝肾亏虚所引起.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其发病年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青年颈椎病指年龄小于35岁的颈椎病患者,其影像学检查一般有常规X片、CT、MR、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影响的研究

    早产儿由于其神经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患病率高,不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为探讨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对早产儿进行了抚触对照性研究,观察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生活.而在安装起搏器的漫长岁月里,如何保证病人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的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现就自己在心内科工作几年里,谈谈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翟昌林;陆建洪;张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及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28例好转出院,死亡4例.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衍芬;安佰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威平;旷道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外洗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住院的肛肠病患者随机抽取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使用中药进行外洗,对照组48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洗坐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9%.结论:使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来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郭朝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Quaqdrant系统腰椎减压+Sex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8例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详细的术前和术后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正确的体位,缓解疼痛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68例老年腰椎滑脱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玲;骆书兰;罗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X光机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X光机是医院普遍装备的设备,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X光机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马上修复.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应急维修措施,下面分别就GE MPC 30X光机、KF-III型 200毫安X光机以及东芝DCW-20A型800m A X光机分别举例说明.

    作者:王相勇;孟祥武;王洪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中医药治疗痛经的要点

    痛经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痛经临床治疗上效果确切,具有较强优势,文章收集整理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相关治疗措施,为痛经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潘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探讨

    当前,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病因仍然不明,据相关报道,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3%~5%,GDM孕产妇的病死率已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减少,但是孕产妇并发症(包括早产、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感染以及酮症酸中毒等)高发生率仍存在于孕期血糖未控制的孕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对于GDM患者的母婴预后十分重要,诊断治疗工作是孕期管理的关键内容,本调查探讨诊治方法的临床研究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科病普查、普治,生殖健康的保护伞

    目的: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了解我镇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方法:2010年6月-2010年9月对316例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78.4%,其中宫颈炎患病率45.8%;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妇女应加强卫生、保健、避孕等知识宣传,定期进行普查普治,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促进生殖健康.

    作者:周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评价及灭菌监测

    目的:了解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在我院的使用效果及灭菌监测,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样检测方法对不同物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监测1600件无菌物品包,合格率达99%.结论:我院无菌物品效果质量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还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的腹腔镜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方法和静吸复合全身全麻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的总优良率均为100%.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的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作者:代翠姣;范继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科室内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实施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组内任命一名学历较高、理论精通、业务能力强的护士作为护理组长.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专业技术操作得分、专业理论知识得分、病区护理质量得分、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医生认同度得分、患者满意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标志着护理管理理念进步.

    作者:罗运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探讨THR后应用LMWH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术前12 h、术后12 h及24 h予LMWH 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术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3 d.同时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2组均术后第7d、第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较之对照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MWH对THR术后DVT显著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超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对30例确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以腹痛为多见,术中所见及病理证实均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是关键,有助于将病变控制在轻微阶段,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礼荣;胡德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医疗机构如何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008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经修订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1].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的监测已成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受到医师、检验师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对MDR认识上的误区,探讨了医院开展MDR监测工作的条件、基础、手段,尤其是分析了医院检验师、药师通过收集、分析报告等方式在MDR监测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认为医院开展MDR监测,提高医疗质量,只有争取到医、药、技的有机联合,尤其注重发挥检验师参与MDR监测的有利条件,才能顺利地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赵璨;刘静;闫晗;巩新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导气管内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宏洲;朱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药物麻醉用于人流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方法:3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治疗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0.75 μg/kg,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有3例发生肢体活动,而对照组发生42例.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能很好的满足门诊无痛人流术的检查需要,是一种较为合理、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陆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进入老年的常见病之一,它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引发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致使尿道梗阻,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早可发生于35岁,一般从5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多需手术治疗.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是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治疗BPH的腔内微创技术,具有易掌握、组织损伤小、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手术适应证更广泛.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是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国金;马鸿钧;杨德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