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进展的研究

陈奎

关键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进展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s,CP)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约30%~50%.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及临床重视不够,因此,慢性前列腺炎仍是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慢性前列腺炎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将对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昏迷病人吸痰方法改进的体会

    探讨昏迷病人吸痰方法.在正确体位、方法等促进下尽量抽吸出来痰液,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及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对控制感染和改善通气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淑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中的应用价值与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利尿剂、吗啡、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不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前后 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布力克木·热合曼;海力千木·尼牙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康复指导的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通过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协助和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均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乳腺癌术后,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尚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呋塞米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呋塞米也称速尿为无色透明状液体,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果糖二磷酸钠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改善细胞缺氧、缺血的状态,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恢复.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在静滴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过程中为其滴斗入呋塞米后,莫非氏管内出现白色浑浊,即刻给予更换输液器,并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经查阅[静注药物配伍变化表]未记录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刁荣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妇产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采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0例.结果:阴道镜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有所不同,且不同CIN分级的阴道镜图像也表现不同,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等.结论:阴道镜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CIN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学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妇科病患者47例,其中产后出血12例、子宫肌瘤35例,以上患者采用介入疗法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结果:产后大出血患者在经栓塞治疗后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子宫肌瘤患者在行栓塞术后经量减少,肌瘤缩小;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介入放射学可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

    作者:潘光友;李淑芝;穆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处方调剂与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核心就是要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1997年,WHO制定了合理用药的七项原则: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及价格对病人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⑥药品调配及提供给病人的药品信息无误.⑦病人遵嘱情况良好.根据以上标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剂管理,达到促进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尚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产妇孕期保健的状况分析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的状况并探讨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9年10月~2010年10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的保健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孕妇分娩年龄在<25岁占15.83%(190/1200),25~29岁占43.67%(524/1200),30岁~占40.5%(486/1200).30~34岁年龄组孕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及孕期接受健康教育人数多于<30岁年龄组(P<0.05);35岁~组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与30~34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比例低于30~34岁组(P<0 05).不同分娩年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孕期保健对于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障母婴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莉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谷胺酰胺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护理

    腹腔,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及根治性放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放射性肠炎为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方谷胺酰胺胶囊在修复肠道粘膜,重建肠道功能方面显示优势.我们采用复方谷胺酰胺胶囊保留灌肠法对21例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营;孙义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本文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作者:孟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略谈办公室协调工作的思考

    我们每个单位都希望达到步调一致,整体和谐的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构成组织整体的各科室或部门总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不协调现象,而且会经常出现,这符合矛盾普遍存在的规律.单位的办公室处于中心枢纽位置,它能贯穿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体位不当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

    正确的体位姿势,不但使中风偏瘫患者感到舒适、减少疲劳、减轻症状,而且有利于检查和治疗,尤其对今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反之,会直接影响患者日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而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家庭及其本人造成沉重的负担.

    作者:陈黎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诊治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acety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并有补体参加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4-11/100万,有报道近年患者以儿童多见,占MG56.4%,发病年龄提前,多在1~5岁.本文就近年小儿MG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龙易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王登旗教授针灸学术经验对手指点穴的指导意义

    概述王登旗教授学术经验中的四个重要的针灸技术特色,并在指导推拿手法中的手指点穴上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使其在临床治疗上也能发挥更出色的疗效.

    作者:李邦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后颅窝入路左天幕巨大脑膜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一例后颅窝入路,巨大脑膜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纱布加压包扎对易脂肪液化和易出现术后皮下血肿的愈后,寻求剖宫产术后减少脂肪液化和皮下血肿的办法.方法:回顾我院肥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疤痕子宫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术后均采取纱布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出现脂肪液化6例,皮下血肿5例,对照组出现脂肪液化35例,皮下血肿16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科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伤口加压包扎,减少创面渗血,可提高其愈合率,减少住院时间,减少病人费用.

    作者:姚毓筠;曾祥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48例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治疗组,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选择同期进行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的死亡率、Glasgow评分、死亡原因分析及血肿情况.结果:微创组死亡10例,占22.7%,保守治疗组死亡26例,占52 0%,两者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主要死亡原因有单纯脑疝、肺内感染、及再出血,各占30%、20%及20%.其它为消化道感染、肾衰及心衰各占10%.保守治疗组以单纯脑疝(65.4%),肺内感染(11.5%)及消化道感染、肾衰各占65.4%,再出血及心衰各占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降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简便、安全,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秦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痛人工流产在门诊应用的体会

    丙泊酚属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由于此药具有诱导、平稳、起效迅速、麻醉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用于人工流产术.我院早在200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现将2008年元月至2010年12月年间自愿终止妊娠并要求实施麻醉人流的早孕妇女1363例妇科门诊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志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分析

    老年人饮食控制不佳是出现血糖高的主要原因.其次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睡眠障碍、关节疼痛合并症及伴发病.而这些病的用药也可引起血糖升高.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达标率,应注意血糖的监控以指导用药量做到个体化.

    作者:辛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 h服米非司酮12.5 mg,以连续服用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雌二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所有患者未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玉英;王靖雯;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