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婵
目的:消除或减轻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住院期问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方法: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在新生儿住院期间的不同时间段,针对性采用不同内容对家属进行指导和帮助,总结出新生儿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结果:提高了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这种系统的教育模式值得在新生儿病房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华;张小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住术后应用红外线照射切口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住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利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照射切口,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通过利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照射切口,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冶及体会.方法:选择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措施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人中2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7%.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有效的洗胃,快速应用抗胆碱及胆碱酯酶复活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厌食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0倒.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东;吴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妇科急性腹痛的处理方法及鏊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90例妇科急性腹痛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妇科怠性腹痛患者的疾病分别为异住妊娠、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出血性输卵管交、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经血滞留,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妇科急性腹痛发病急、病因复杂,有效的鉴别诊断、正确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胰腺炙(AP)围手术期的临床现察和护理.方法:对90例AP患者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术后管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结论: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息性胰腺炎手术治疗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欧阳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100例足月、单胎、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按摩,观察两组护理后48h泌乳功能、疼痛、睡眠质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48h泌乳功能、睡眠质量和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48h疼痛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按摩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临床康复.
作者:卞静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尿液分析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的观察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另外可用于安全用药的检测,评估健康状况等.目前医疗机构为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主要使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准确度,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经验认为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中、后三个环节.
作者:代美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针刺临床疗效的好坏与否受选穴、针刺手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针是针刺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刺得气后留针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临床上留针时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如何选择佳留针时间,以达到佳治疗效果,一直是困扰针灸医师和患者的问题.现就影响留针时间的几个因素进行简要分析,与君共勉.
作者:陈淑彦;金富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现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30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对3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后72 h内均行头部MRI或CT检查,其中肿瘤全切(Simpon分级Ⅰ、Ⅱ级)24例,次全切(simpon分级Ⅳ级)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2例.1例患者于术后第6天因下丘脑区缺血死亡.术后随访3~38个月,2例术中去骨辩减压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8个月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24例肿瘤全切病例中,3例患者有肿瘤复发,2例行二次手术,1例行放射治疗;失访3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汝卫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胃癌、结肠癌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其围术期容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及并发症,对这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控制血糖,使其能否顺利度过围术期的关键,我科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胃癌、结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洪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问质瘤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术前充分做好器械、物品准备;术中与操作者默契配合、及时沟通,根据手术过程准确递送器械,根据病变大小调整钩刀、IT刀的刀芯伸出长度2-3mm,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果:40例成功完成肿瘤挖除,成功率为95.2%.手术时间30~80分钟(平均42分钟).主要并发症:穿孔13例,2例联合腹腔镜穿孔修补,11例小穿孔行内镜下止血铗夹闭成功;术中大出血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3-24月,未发现肿瘤残留及复发病例.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医护的默契配合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彩芽;叶丽萍;何赛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实行优质护理前后的对照组946例、实验组939例行剖宫产术后腹胀情况作比较研究.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显著减少,术后24小时、48小时排气的产妇明显多于护理干预前.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给予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梁丽红;谢春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hs-CPR)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较好.
作者:韦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导致支气管扩张,如婴幼儿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都能诱发,尤其是并发支气管肺炎,损害支气管壁组织,消弱支气管的弹性,终引起支气管扩张.目的探讨西医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相应的清热、化痰、止血等方法治疗.结果多数支扩患者控制了病情.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怀丽梅;王玫红;于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在使用易引起渗漏损伤药物时,为护士提供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依据,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降低药物外渗发生后对患者的损伤,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结合专科治疗特色制订药物外渗护理单,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一个书面的护理指引,方便观察、记录和书写,规范特殊药物的使用.结果: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确保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修订后的药物外渗护理单对临床护理人员能起到指引作用并规范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其填写动态、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银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成功报告了8例急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利用血液灌流与透析器串联临床应用与护理,主要措施包括灌流器的肝素化,全身肝素化,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预防.达到清除人体内生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的目的,疗效显著,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型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3.5MHz.取仰卧位,于腹部做各方向扫查超声征象.结果:胎儿四肢长骨粗短,胸廓狭小,腹部膨隆是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是首先方法之一,是优生优育的前提保证.
作者:周敏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关键的环节之一[1],但分析前质量保证参与人员多、环节多,且大多数不由实验室人员控制.据统计检验结果,有65%左右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2],因此做好分析前质量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浅谈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作者:任小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现察团队工作理念在局部解剖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局部解剖实验教学中应用团队理念的必要性和实施的方法.结果:在教学中应用团队工作理念指导学生进行局部解剖的学习,在提高了他们实验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结论:实践表明,团队工作理念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