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

黄亮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原因, 处理
摘要:剖官产是产科不可缺少的重要分娩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的安全性日益提高,从而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剖宫产也存在手术创伤大,容易引发母婴并发症出现等不利的可能.本文就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间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36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后的不良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药源性眼盲

    目的: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是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它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残疾、甚至死亡.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新药物的不断问世,滥用或乱用药物,或用药不慎所造成的眼盲已是司空惯见.药源性眼盲即药物在治疗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眼病用药时,有不少药物虽作用机制和用途各不相同,但可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视力降低甚至致盲.结论:药源性眼盲常见,涉及药物种类较多,病变类型多样,临床医师在使用药物时应高度警惕.

    作者:石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浅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血管造成的并发症,我科室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使用留置针的患者进行留置时间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发现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血管、留置针的型号规格、穿刺技术、固定方法、封管不当、药物因素、操作不规范,自然环境和患者的体质及患者的健康意识的影响.结论:通过正确选择血管和留置针的型号;规范操作,正确冲管和封管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正确输入药物,遵守无茼操作原则,改变自然环境,改善患者体质以及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

    作者:樊国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龙川县小儿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干预建议

    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造成120例患儿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城郊高于城区(1.1:1),男孩多于女孩(1.67:1)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0-6岁.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伤,车祸,中毒,烫伤,溺水,医源性,自杀等.结论:小儿意外伤害与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关,家庭是意外伤害容易发生的场所,加强看护及其他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作者:黄碧梅;卢金海;袁锦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次性切开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一次性切开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8~2010年采用的一次性切开对口橡皮筋虚挂引流治疗的35例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患者资料.结果显示,35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所有病例未出现肛门失禁、畸形及功能改变,术后随访2年元复发.结果表明,一次性切开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确切.

    作者:杨长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4年-2009年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21天愈合,有2例行Ⅱ期缝合,无1例继发院内感染.住院时间为7-21天不等.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妊娠水肿、贫血,是否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术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并早期处理,可以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刺的形成与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时间也越来越多.骨刺患者的数量快速增长.骨刺的治疗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骨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治疗,口服治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作者:王泷毅;王蕊;张慧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冠心康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冠心康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纽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冠心康颗粒,一次一袋,一日3次.两组均以1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78.1%,治疗组心电图情况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康颗粒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伴随症状方面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入院顺序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95.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都比较好,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1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2.89,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成本效果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但是黄芪精口服液的应用能够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进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纳洛酮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现察纳洛酮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现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有效提高感染性体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王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科无痛病房患者的无痛护理体会

    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疼痛护理也就成为骨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8月开展骨科无痛病房以来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30例,对患者制订元痛管理,实施无痛护理,配合无痛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02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宽约6mm巩膜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照组50例(56只眼)行上方约8mm角巩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出院时视力0.3以上者,观察组100只眼(99.9%),对照组45只眼(8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兆娥;郑惠娟;厉宣骏;穆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关键的环节之一[1],但分析前质量保证参与人员多、环节多,且大多数不由实验室人员控制.据统计检验结果,有65%左右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2],因此做好分析前质量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浅谈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作者:任小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骨与关节的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进行性病变.往往从手、足小关节开始,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下降,逐渐波及大关节,身体其他组织也可发生病变.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我科于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农村避孕措施管理实施前后的计生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避孕管理实施前后的计划生育情况.方法:选取我市农村选取20~40岁的已婚育龄期妇女4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避孕措施管理,1年后进行终点调查,比较避孕措施实施前后妇女的避孕知识的知晚率、计划生育率、避孕失败率、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和绝育率.结果:终点组的避孕节育的有关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基线组,P<0.05.且终点组的计划生育率、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显著优于基线组,P<0.05.结论:避孕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村育龄期妇女的计划生育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亚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也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镇痛作用较强的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于1976年首次合成,1984年被FDA批准在临床使用,2003年正式引进中国.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舒芬太尼在许多方面优于芬太尼,具有镇痛强度大,较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心血管功能稳定,反复给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的特点,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本文就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

    目的:以手法为主配合牵引治疗环枢关节错缝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颈颌带床头牵引下,旋转,有控制的扳动手法,使其错缝还住.结果:45例病人以手法牵引治疗,有效率达93.4%.

    作者:李福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开展QC活动,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

    目的: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方法:成立QC小组,运用PP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眼科门诊健康教育效果由60%上升至96%.结论:通过小组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了就诊病人的满意度.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保健知识的水平.

    作者:唐永明;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讨胶囊内镜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胶囊内镜而确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较表现出良好的顺应性,没有痛苦,也没有发现并发症,病变检出率达到了84.2%.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性检查,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痛、多发病,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道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病程长且复杂,严重可导致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但目前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病人肺功能下降趋势,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以致生理及心理上均面临着无法选避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治疗是一项格外重要的工作.我们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再结合全面护理,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邬侠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次性膀胱冲洗袋的研制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膀胱冲洗是留王导尿管患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冲洗法,引流管与膀胱冲洗管常会出现衔接不紧而导致冲洗液外渗,而使用输液器进行冲洗,可因反复穿刺导尿管导致导尿管破损漏尿,而更换导尿管,增加了病人痛苦.

    作者:彭云香;张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