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玲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心肌病.根据左心室流出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病理性Q渡以及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其确诊有重要意义.本图不光有Ⅱ.Ⅲ.avF导联的ST段抬高,还有Ⅰ.avL导联的相应改变,其相应改变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的主要线索.特别是该患者又有下腹痛的临床表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首先需要考虑及需及时排除的.丝过进一步的检查,后该患者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类似心肌梗死的Q波.这种病理性Q波常见于前壁及下壁导联.但像本例既有病理性Q波同时伴有ST-T改变的极为罕见.
作者:徐雁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包茎是一种常见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儿童多见,应及早手术.疤痕体质也是一种先天的与自身体质有关的,与伤口创面大小无关的,以局部皮肤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包皮环切后形成疤痕导致环状挛缩在临床较少见,教训在于术前病史询问及体检不仔细导致.环状疤痕处理应在疤痕趋于稳定后,结合影响功能程度,考虑行疤痕松解术,术前可热敷及多按摩,松解后包皮口周长可扩大约3厘米,龟头能完全外露,不致于影响功能.
作者:吴文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3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剐接受认知行为疗法与艾司唑仑治疗,通过睡眠日记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笨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具有短期疗效,认知行为疗法的远期效果较好.
作者:薛金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北欧和美洲发病率为高,近年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有相当数量病人在内科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外科治疗.我院自2000年5月~2010年5月,经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欣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关于腰椎滑脱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何进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钟时妊娠早期出现的心理变化进行逐一分析,提出要认识妊娠早期并满足孕妇生理和心理需要,关注她们的认知需要,为她们介绍妊娠早期生理反应过程及相应对的措施和应有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注重孕早期保健工作的宣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饮食方法,安全度过妊娠期,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世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造成120例患儿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城郊高于城区(1.1:1),男孩多于女孩(1.67:1)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0-6岁.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伤,车祸,中毒,烫伤,溺水,医源性,自杀等.结论:小儿意外伤害与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关,家庭是意外伤害容易发生的场所,加强看护及其他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作者:黄碧梅;卢金海;袁锦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交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AP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痊愈35例,好转5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早期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对小儿急性胰腺炎做出正确诊断,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患手足口病之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曾经收治的50名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及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没有死亡病例.医院方面通过加强手足口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病人发生并发症,提高治愈的概率.
作者:焦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176例细菌性腹泻患儿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头孢克肟,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7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常规药物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少,是轻至中度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周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症,在全身骨折中占6%,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也各不相同,总结我院骨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会为3组,A组为交锁髓内钉组,B组为钢板螺钉内固定组,C组为外固定支架组,通过对术后的恢复效果,关节的活动度、并发症、有无感染等进行比较,体会如下.
作者:关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回归家庭的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的运动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1月~2011年3月1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回归家庭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运动康复训练指导,家属监督及帮助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护士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结果:136例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正常,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发生肩痛和上肢关节挛缩、僵硬.结论: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侧上肢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嘉旋;吴瑞珍;黄群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体位是为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正确的体位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均有良好作用.体住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特别是外科手术前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体位护理在内科各系统疾病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认为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简介了天人相应思想理论的基本框架,并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对我国医学现状进行了简释,对未来医学发展做了几点预言.认为对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只要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就如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作者:王振海;王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一直以来老幼患者的外科护理工作都是护理工作者的重中之重,虽然二者都是相对的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外科护理,但他们由于本身的差异,所以在外科护理中也存在区别.本文详细阐述了老年和少儿患者在外科护理中的特点和区别.
作者:吴廷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需要长期使用大量激素进行维持性治疗,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临床好转.
作者:梁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实行优质护理前后的对照组946例、实验组939例行剖宫产术后腹胀情况作比较研究.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显著减少,术后24小时、48小时排气的产妇明显多于护理干预前.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给予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梁丽红;谢春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躯体疗法治疗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方法:排除术后血肿及手术造成的再次压迫神经根的可能,随机选择我科在2010年10月-2011年5月的20例腰椎术后残余痛患者,给予躯体疗法治疗3天,根据治疗前后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采用t检验对20例病人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躯体治疗后有明显疗效.结论:躯体疗法治疗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改变了以往认为是髓核摘除残留、椎管内血肿、神经根水肿、椎间盘炎等原因导致的传统观念[1].作者认为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群因为传导障碍导致的软组织缺血、痉挛可能是术后残余痛的原因之一.躯体疗法以解除软组织痉挛为主要目的改善疼痛效果明显.
作者:李树林;柳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医学中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中医治病,即在于调气治神.推拿治疗中,不能只强调手法对肢体关节等机体外在的作用,还要重视对神的调养.从医生、患者两方面探讨推拿治疗中的治神,提出了养神、察神、调神的方法.
作者:胡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对246例(12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246例患者均达到了脱盲的目的,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3.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安全、经济.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