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林;柳健
目的:观察舒针与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求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舒针组(50例),穴位埋线组(50例),舒针组分别于突出椎间盘棘间点,横突间点选用Ⅳ型3号或4号包氏舒针,行舒张手法治疗;穴位埋线组采用8号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将2/0号2~3cm羊肠线注入L3~5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等穴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舒针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6%,96%,优于穴位埋线组的16%,80%.(p<0.01,p<0.05),疼痛缓解时间舒针组短于穴位埋线组(p<0.05).结论: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穴位埋线组.
作者:宋守江;张银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患者手术后出现谵妄,是指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是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老年人和危重疑难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充分认识引发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病因和诱因,进行分析,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我院普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因腹部疾病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的老年患者共14例,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心理疏导.精神障碍均消失.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肛周护理对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共147例,分护理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护理组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口腔及肛周护理,直到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恢复到2×109/L以上.对照组病人出现口腔及肛周感染症状后对症处理.结果:护理组口腔感染率6.60%,对照组19.40%;护理组肛周感染率5.30%,对照组18.10%;组病人发热时间比较,护理组(7.33±7.72)d,对熙组(11.32±7.05)d,P=0.020.结论:口腔、肛周护理能明晕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可作为白血病化疗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加以推广.
作者:候俊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是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它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残疾、甚至死亡.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新药物的不断问世,滥用或乱用药物,或用药不慎所造成的眼盲已是司空惯见.药源性眼盲即药物在治疗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眼病用药时,有不少药物虽作用机制和用途各不相同,但可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视力降低甚至致盲.结论:药源性眼盲常见,涉及药物种类较多,病变类型多样,临床医师在使用药物时应高度警惕.
作者:石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月年,我们在临床中却发现,中小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寰枢关节半脱位所致的颈性眩晕为常见.却易误诊,延误治疗.5年来我们共收治该类病1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永强;张建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截瘫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3±35.5min,术中出血量为295.5±50.4ml,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年,Cobb角(后凸畸形)、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管面积及JOA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并发症较少.
作者:苏栋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关于腰椎滑脱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何进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68例,进行中药的对症治疗.结果:通过中医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经过若干个疗程的治疗,所有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辨证分型,再分型进行对应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必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02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宽约6mm巩膜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照组50例(56只眼)行上方约8mm角巩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出院时视力0.3以上者,观察组100只眼(99.9%),对照组45只眼(8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兆娥;郑惠娟;厉宣骏;穆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其中以中风后抑郁症(PSD)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其表现为病人情绪沮丧,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和事物丧失兴趣,无望、对前途悲观绝望、焦虑不安等,同时可伴有胸闷、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由于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信心丧失,对治疗造成障碍,影响其彻底康复.我院收治中风后抑郁症18例,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疼痛护理也就成为骨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8月开展骨科无痛病房以来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30例,对患者制订元痛管理,实施无痛护理,配合无痛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40例PHMD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40例,Ⅰ级5例,Ⅱ级21例,Ⅲ级11例,Ⅳ级3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PHMD的主要方法,细颗粒状影伴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PHMD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动态分析大部分可作出明确诊断,同时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兵;朱益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在使用易引起渗漏损伤药物时,为护士提供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依据,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降低药物外渗发生后对患者的损伤,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结合专科治疗特色制订药物外渗护理单,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一个书面的护理指引,方便观察、记录和书写,规范特殊药物的使用.结果: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确保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修订后的药物外渗护理单对临床护理人员能起到指引作用并规范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其填写动态、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银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肺栓塞是以各种裣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肺血栓栓塞为肺栓塞的常见类型,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
作者:李岩;张宝玲;贾国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胰腺炙(AP)围手术期的临床现察和护理.方法:对90例AP患者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术后管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结论: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息性胰腺炎手术治疗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欧阳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探讨一次性切开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8~2010年采用的一次性切开对口橡皮筋虚挂引流治疗的35例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患者资料.结果显示,35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所有病例未出现肛门失禁、畸形及功能改变,术后随访2年元复发.结果表明,一次性切开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确切.
作者:杨长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厌食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0倒.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东;吴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怠儿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采用降颅压、止痉、降温、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治疗,200例患者中,治愈150例,占75%;好转48例,占24%;死亡2例,占1%.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早期及时做出正常诊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成功报告了8例急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利用血液灌流与透析器串联临床应用与护理,主要措施包括灌流器的肝素化,全身肝素化,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预防.达到清除人体内生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的目的,疗效显著,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因素以夏死亡原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分析了在我院接受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