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
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轻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重者往往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心脏病的特点,早期诊断治疗,精心护理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我院2006-2010年86例老年心脏病探讨了护理体会.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8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前探视、心理辅导及术前宣教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关于过度担忧手术不成功、手术疼痛、恐惧手术、术后遗留疤痕等焦虑心理及术前失眠等5项观察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心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海荣;许海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问质瘤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术前充分做好器械、物品准备;术中与操作者默契配合、及时沟通,根据手术过程准确递送器械,根据病变大小调整钩刀、IT刀的刀芯伸出长度2-3mm,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果:40例成功完成肿瘤挖除,成功率为95.2%.手术时间30~80分钟(平均42分钟).主要并发症:穿孔13例,2例联合腹腔镜穿孔修补,11例小穿孔行内镜下止血铗夹闭成功;术中大出血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3-24月,未发现肿瘤残留及复发病例.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医护的默契配合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彩芽;叶丽萍;何赛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与讨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以咳嗽、咳痰、喘息、咽痛、胸痛和肺部湿罗音及哮鸣音为主的,同时支原体抗体阳性占100.0%、双肺纹理增粗、模糊占81.7%,此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8.3%.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等给予确诊,这样方能降低误诊率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卢薇;刘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交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AP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痊愈35例,好转5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早期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对小儿急性胰腺炎做出正确诊断,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患者手术后出现谵妄,是指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是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老年人和危重疑难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充分认识引发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病因和诱因,进行分析,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我院普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因腹部疾病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的老年患者共14例,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心理疏导.精神障碍均消失.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制气球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测定中的应用对其配合成功次数的影响.方法:对6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实验组采用增加自制气球的应用加常规测试方法,然后分别记录两组肺功能测试的成功次数.结果:两组完全达标次数与未达标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配合成功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肺功能测定中增加自制气球训练方法可减少患者配合失误,提高肺功能测定的准确率.
作者:李平;魏知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胶囊内镜而确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较表现出良好的顺应性,没有痛苦,也没有发现并发症,病变检出率达到了84.2%.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性检查,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臭氧消融术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臭氧消融术治疗)127例和治疗组(骶管注射并臭氧消融术治疗)126例.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253例患者治疗后1周~6个月随访,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疗效评定标准分级,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优良率87.3%,对照组(87.8%、74.8%)(P<0.01),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臭氧消融术联合骶管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袁;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手术标本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及病情预后有重大意义,正确处理手术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夏临床诊段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维护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因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若标本管理不当则会给临床诊斯及病人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自2003年4月搬到新手术室以来,根据有关规定重新制订了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加强了手术室标本的管理,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标本管理制度的学习,至今为止从未曾发生过一例标本丢失.作者对手术室标本丢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防范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锦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胰腺炙(AP)围手术期的临床现察和护理.方法:对90例AP患者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术后管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结论: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息性胰腺炎手术治疗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欧阳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9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制度不健全、技术不扎实、安全意识淡薄、护理责任不明确、服务意识差和其他等.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例,回收率为97.8%.结果:手术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制度不健全、技术不扎实、安全意识淡薄、护理责任不明确、服务意识差和其他等,多为护理责任不明确,为88例,占18.00%,其次为服务意识差,为62例,占12.68%.结论:手术室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且复杂,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
作者: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因素以夏死亡原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分析了在我院接受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3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剐接受认知行为疗法与艾司唑仑治疗,通过睡眠日记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笨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具有短期疗效,认知行为疗法的远期效果较好.
作者:薛金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2010年4月20日,黔江区疾控中心检查组在黑溪镇卫生院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黑溪镇卫生院报告称:黑溪镇中心小学有多名学生出现皮疹.接到报告后,区疾控中心技术人员会同黑溪镇卫生院防疫人员迅速赶赴该学校核实疫情,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经综合防制,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彩霞;任自力;余恒璋;吴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遗传或过敏体质、气候环境、生活条件、职业等因素相关,近些年许多国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哮喘病的发病率接近1%,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其发病率高达3%,由于本病的发病率高,发作严重程度和死亡率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死亡多和诊断不及时、救治护理不力、概念误导等有关,因此该病已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作者:孙晓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明确耳压是否能增加外贴膏药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肌劳损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观察组为耳压配合外贴膏药,而对照组为外贴膏药组.观察疗效以及3天后、2周后VAS评分和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在VAS方面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在VAS方面无改善(P>0.05),两组问对比,VAS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2周后,两组在VAS方面均有改善(均P<0.01),两组之闻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6个月后观察组腰痛复发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压配合外贴膏药治疗腰肌劳损优于单纯的外贴膏药,复发率低.
作者:夏樟秀;莫昌玉;张燕;沈柳艳;袁丽敏;陈尚杰;欧伊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5-FU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先眼60例60只眼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在术后注射5-Fu针剂配合治疗.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组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P<0.05).两组病例术前眼压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术后眼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联合5-FU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先眼能有效改善视力状况,降低眼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明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与过去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输血模式也从单一模式走向了多元化.在临床输血中,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的增多,面对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这是每个输血科管理人员都在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这样的问题,要处理这些纠纷,好的办法就是对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这是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步骤.
作者:初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型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3.5MHz.取仰卧位,于腹部做各方向扫查超声征象.结果:胎儿四肢长骨粗短,胸廓狭小,腹部膨隆是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是首先方法之一,是优生优育的前提保证.
作者:周敏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