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动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状况与护理干预

张春梅

关键词:流动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状况,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掌握流动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并讨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32例流动采血扩士过去一年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进行流动采血车负责人关键人物访谈.结果:针刺伤、血液接触、接触血液污染物品的暴露强度分别为2.1次、4.8次、3.7次;暴露原因依次为个体防范意识不高(45.0%)、管理措施不到位(36.5%)、采血技能欠熟练(26.2%)、传染病防治知识淡化(22.4%);职业暴露后未处置、处置不到住、处置到位的比例分别为33.2%、46.2%、20.6%.结论:流动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对职业暴露.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心肌病.根据左心室流出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病理性Q渡以及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其确诊有重要意义.本图不光有Ⅱ.Ⅲ.avF导联的ST段抬高,还有Ⅰ.avL导联的相应改变,其相应改变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的主要线索.特别是该患者又有下腹痛的临床表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首先需要考虑及需及时排除的.丝过进一步的检查,后该患者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类似心肌梗死的Q波.这种病理性Q波常见于前壁及下壁导联.但像本例既有病理性Q波同时伴有ST-T改变的极为罕见.

    作者:徐雁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有关内科体位护理安全的探讨

    体位是为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正确的体位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均有良好作用.体住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特别是外科手术前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体位护理在内科各系统疾病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次性膀胱冲洗袋的研制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膀胱冲洗是留王导尿管患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冲洗法,引流管与膀胱冲洗管常会出现衔接不紧而导致冲洗液外渗,而使用输液器进行冲洗,可因反复穿刺导尿管导致导尿管破损漏尿,而更换导尿管,增加了病人痛苦.

    作者:彭云香;张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02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宽约6mm巩膜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照组50例(56只眼)行上方约8mm角巩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出院时视力0.3以上者,观察组100只眼(99.9%),对照组45只眼(8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兆娥;郑惠娟;厉宣骏;穆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炙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分型辨证施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结果:38例中,完全缓解23例,占60.5%;有效13例,占34.2%;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占94.7%.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石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精神科男主班在病房中护理管理

    精神科护理是专科护理的一支新生力量,由于专业性强护理难度大,因此在护理管理上具有广泛性,独特性,和谐性三大特点.主班护士在整个病房的护理管理过程中,既要领会和严格执行护士长和科主任的指令;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的调动全班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本班的工作;还要协调好护患,医护,护护之间的关系,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晋;李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因素以夏死亡原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分析了在我院接受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器械治疗配合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面肌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及器械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器械基础上再给予面部肌肉的运动训练,用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级,治疗32天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32天面肌功能改善评定治疗组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器械与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迅速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陈爱连;盛克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氧化碳气体通道相关蛋白AQP1&RhAG的研究进展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有研究表明,细胞膜上可能存在有二氧化碳气体通道相关蛋白AQPl争RhAG等,它们可能介导了二氧化碳除简单扩散以外的通道介导的转运.

    作者:吴玉立;张均孝;黄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究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重大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与预防应对措施.方法:总结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通过研究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采用预防应对措施能够科学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阿尤甫牙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屋建瓴一通百通——关于天人相应思想研究问答

    本文认为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简介了天人相应思想理论的基本框架,并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对我国医学现状进行了简释,对未来医学发展做了几点预言.认为对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只要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就如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作者:王振海;王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外周固定器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2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均采用急诊手术,行外周固定嚣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护理措施.于手术后于2个月、4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外周固定嚣治疗以及临床护理干预,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进行随访发现患者骨折愈合完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7个月,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静脉血栓,2例针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外周固定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患者骨折愈合快,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阮旭国;陈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自尊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自尊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自尊量表自尊水平评分和ADL能力(FIM评分)变化.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比对照组显著,P<0.05.术后3个月两组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但B组提高较A组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明显提高股骨骨折患者自尊水平,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宋云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SHCC)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肝癌的栓出率.方法:分析42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CT表现,总结螺旋CT增强扫描和诊断的要点.结果:诊断符合率93.6%,病灶大小平均2.1cm,位置以肝表面和肝右叶多发,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捡出.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能明显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姜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析药物微囊化的制备及释放机制

    药物微囊化技术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本文首先阐述了药物囊材的种类,其次分析了药物微囊化的制备,并进一步研究了微囊中药物的释放机制.总之,药物微囊化既保证药物性质稳定,掩盖原料药的苦味,大限度地发挥药效,也提高了病人的顺应性.

    作者:何玉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波热凝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用AMT微波治疗仪,采用微波热凝技术完成治疗口腔颌面部不同类型血管瘤93例,其中78倒经1-4次微波导入获痊愈.13例配药物局部注射,12例配合手术切除.上述所治病例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用结果显示:采用微波热凝治疗血管瘤,具有手术时间短,见效快,创面小,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滕里沙;朱慧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肛周脓肿一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于我脓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6例患者中有124例经一期根治手术治愈,术后均无遗留肛瘘或肛门失禁,治愈率为98.41%;2例患者因继发肛瘿而行二次手术,术后均痊愈.结论: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可在保证较高治愈率的同时有效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再次手术的几率,大大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

    作者:赵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C反应蛋白、肌酐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CHF患者8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的老年人50例,CHF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果:CHF患者与正常老人比较其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加重而逐渐增加.血尿酸水平与CHF患者外周血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与肌酐水平无相关性.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组成.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和萎证.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疲、心律失常、坐骨神经痛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武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综合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绪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