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康复护理观察

阮旭国;陈丽华

关键词:胫腓膏骨折, 外周固定器,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外周固定器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2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均采用急诊手术,行外周固定嚣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护理措施.于手术后于2个月、4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外周固定嚣治疗以及临床护理干预,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进行随访发现患者骨折愈合完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7个月,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静脉血栓,2例针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外周固定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患者骨折愈合快,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关键的环节之一[1],但分析前质量保证参与人员多、环节多,且大多数不由实验室人员控制.据统计检验结果,有65%左右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2],因此做好分析前质量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浅谈分析前质量控制与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

    作者:任小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致肺栓塞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王换术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王换术并发肺栓塞的高龄患者2例,经抢救成功,总结临床抢救要点.结果:2例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后并发肺栓塞,经抢救后存活,转ICU和病房,治疗后痊愈出院,元死亡.结论: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致肺栓塞为较不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处理肺栓塞,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可抢救成功.

    作者:宁鹏;牛立健;赵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持续加温小量泵入营养液预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目的: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方法:将实验组采取加温持续小量均匀泵入肠内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分次定量鼻饲,比较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小量持续泵入营养液可降低危重患者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尚启凤;刘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器械治疗配合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面肌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及器械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器械基础上再给予面部肌肉的运动训练,用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级,治疗32天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32天面肌功能改善评定治疗组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器械与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迅速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陈爱连;盛克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冶及体会.方法:选择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措施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人中2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7%.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有效的洗胃,快速应用抗胆碱及胆碱酯酶复活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40例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交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AP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痊愈35例,好转5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早期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对小儿急性胰腺炎做出正确诊断,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住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26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26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住症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肿块,无包膜,边界不规则,部分呈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包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或呈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该病发生的根本因素.规范剖官产手术,严格掌握剖官产手术特征,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避免切口种植发生,是预防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关键.

    作者:孙建霞;于新凯;李翠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推拿治疗中的治神

    中医学中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中医治病,即在于调气治神.推拿治疗中,不能只强调手法对肢体关节等机体外在的作用,还要重视对神的调养.从医生、患者两方面探讨推拿治疗中的治神,提出了养神、察神、调神的方法.

    作者:胡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蒙脱石散与枫蓼肠胃康合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急慢性胃肠炎患者14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6例,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2岁-31岁,每日蒙脱石散3次,每次3g,枫蓼肠胃康颗粒3次,每次8g,儿童酌减.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岁-30岁,每日蒙脱石散3次,每次3g,儿童酌减.两组治疗疗程急性胃肠炎1周,慢性胃肠炎3周.结果:蒙脱石散合用枫蓼肠胃康颗粒总有效率为86%,优于单用蒙脱石散组63%(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枫蓼肠胃康颗粒合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比单用蒙脱石散更有效.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科无痛病房患者的无痛护理体会

    疼痛是各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疼痛护理也就成为骨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8月开展骨科无痛病房以来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30例,对患者制订元痛管理,实施无痛护理,配合无痛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脑出血手术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而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神经内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其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均高,仅次于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为其疾病首选,因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并发症多,患者的心理变化复杂等特点,因此,优质的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特别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友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和护理方法

    目的:成功报告了8例急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利用血液灌流与透析器串联临床应用与护理,主要措施包括灌流器的肝素化,全身肝素化,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预防.达到清除人体内生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的目的,疗效显著,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讨胶囊内镜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胶囊内镜而确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较表现出良好的顺应性,没有痛苦,也没有发现并发症,病变检出率达到了84.2%.结论: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性检查,并已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磨汤结合小儿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厌食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0倒.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应用四磨汤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东;吴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顽固性心衰的治疗

    顽固性心衰在内科临床为常见病,且因引起心脏病的原因不同及多种诱因是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临床工作二十多年,遇见各种顽固心衰患者,经过认真治疗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治疗当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以坠述,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贺秀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临床资料进行曰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除1例出现心衰、呼衰纠正失败死亡外,其它均好转出院,有效率为98.3%.结论:主动与患者沟通,开展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病情变化做好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饮食及生活指导,明显提高了疾病好转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康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早期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间住院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6例,做为实验组,进行早期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出院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资料,两者做比较,观察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早期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纽曼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纽曼护理,观察两组护理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指数)和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结果:4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因子和Barther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纽曼护理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志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

    目的:以手法为主配合牵引治疗环枢关节错缝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颈颌带床头牵引下,旋转,有控制的扳动手法,使其错缝还住.结果:45例病人以手法牵引治疗,有效率达93.4%.

    作者:李福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