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陈昔会;陈桃

关键词:多巴胺, 酚妥拉明, 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符合1993年5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的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2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22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情隐匿,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后首选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龙川县小儿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干预建议

    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造成120例患儿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城郊高于城区(1.1:1),男孩多于女孩(1.67:1)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0-6岁.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伤,车祸,中毒,烫伤,溺水,医源性,自杀等.结论:小儿意外伤害与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关,家庭是意外伤害容易发生的场所,加强看护及其他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作者:黄碧梅;卢金海;袁锦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应用

    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寻找临床上安全性大、创伤小、适合农村妇女健康需求的手术术式.方法:2005-2009年子宫、附件良性疾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82例为观察组,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将2001年至2004年子宫良性病变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92例为对照组.结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发病率、性功能影响率、劳动力恢复等均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式简单、术后病率低、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蔡勤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损伤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损伤患者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死亡原因.结果:恢复良好12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5例,死亡率20.8%.结论: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早期气管切开,纠正休克,及时手术治疗能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林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术前、术后随访摄片观察椎体高度、cobb's角有无丢失,内固定物有无松动.结果:经过3~20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术后椎体高度、cobb's角恢复较佳,无明显丢失.结论: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雏持矫正效果,减少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的发生率,使病人早期活动,有利于康复.

    作者:杜新利;刘克松;李文标;杨明星;卢锋;季文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5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患手足口病之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曾经收治的50名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及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没有死亡病例.医院方面通过加强手足口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病人发生并发症,提高治愈的概率.

    作者:焦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342例,回顾性分析处在该期的支原体肺炎诊治方法及临床症状特殊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临床各种症状及愈后恢复情况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的咳嗽发热症状,及早的X线片、血清学检测加上综合性的治疗,能极早的改善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症状,尽早的治愈.

    作者:王艳玲;盛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探讨

    上肢淋巴水肿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治疗的有效方法并不多.中医按摩有活血通络之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促进淋巴回流,本文分析了按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希望能藉此打消同道的顾虑,引起重视,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治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周登芳;张金凯;唐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针与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求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舒针组(50例),穴位埋线组(50例),舒针组分别于突出椎间盘棘间点,横突间点选用Ⅳ型3号或4号包氏舒针,行舒张手法治疗;穴位埋线组采用8号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将2/0号2~3cm羊肠线注入L3~5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等穴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舒针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6%,96%,优于穴位埋线组的16%,80%.(p<0.01,p<0.05),疼痛缓解时间舒针组短于穴位埋线组(p<0.05).结论: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穴位埋线组.

    作者:宋守江;张银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因素以夏死亡原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分析了在我院接受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死亡原因;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肠道准备对电子肠镜检查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准备对电子肠镜检查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为硫酸镁组、甘露醇组、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观察三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Ⅰ-Ⅳ级)、肠道准备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甘露醇加西沙必利组的肠道清洁率(Ⅰ级+Ⅱ级)为92.5%明显高于硫酸镁组的65.0%争B组的70.0%,并且该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加西沙必利对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清洁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哲波;马利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C反应蛋白、肌酐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CHF患者8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的老年人50例,CHF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果:CHF患者与正常老人比较其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加重而逐渐增加.血尿酸水平与CHF患者外周血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与肌酐水平无相关性.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番禺地区无偿献血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加强血液检测质量的方法,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站参加无偿献血的48094名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五项传染病筛查指标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48094名献血者检验结果中,不合格标本3649例,不合格率约为7.6%.其中ALT升高2314例,不合格率约为4.81%;HBsAg项目报废365例,不合格率约为0.76%;抗-HCV项目报废348例,不合格率约为0.72%;抗-HIV项目报废163例.不合格率约为0.34%;抗-TP项目报废459例,不合格率约为0.95%.男女多项检验指标的报废率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地区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报废率以ALT为主,抗-TP、HBsAg、抗-HCV次之,同时存在一定的HIV阳性献血者.建议加强献血者采血前ALT筛查和问诊,排除高危人群参加献血,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谢敬文;劳丽嫦;蓝文莉;张意钗;陈筱颍;谢美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

    剖官产是产科不可缺少的重要分娩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的安全性日益提高,从而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剖宫产也存在手术创伤大,容易引发母婴并发症出现等不利的可能.本文就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间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36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后的不良影响.

    作者:黄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骨与关节的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进行性病变.往往从手、足小关节开始,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下降,逐渐波及大关节,身体其他组织也可发生病变.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我科于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炙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分型辨证施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结果:38例中,完全缓解23例,占60.5%;有效13例,占34.2%;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占94.7%.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石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临床输血中引起的纠纷防范措施

    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与过去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输血模式也从单一模式走向了多元化.在临床输血中,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的增多,面对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这是每个输血科管理人员都在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这样的问题,要处理这些纠纷,好的办法就是对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这是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步骤.

    作者:初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人体粪便中含有用内眼和显微镜见不到的血,称为隐血,多由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粪便隐血试验常常是作为诊断和观察治疗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于消化道普查及法医学鉴定备迹的重要手段.隐血检查有多种方法,已知有:①触煤法;②分光光度法;③氧化血红蛋白结晶法;④Rh抗体红细胞法;⑤用放射性铬测定胃肠道出血法等.这些方法都要通过测定红细胞的分解产物来间接了解有无消化道出血.

    作者:蔡胜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0例临床X线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40例PHMD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40例,Ⅰ级5例,Ⅱ级21例,Ⅲ级11例,Ⅳ级3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PHMD的主要方法,细颗粒状影伴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PHMD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动态分析大部分可作出明确诊断,同时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兵;朱益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常见的临床疾病,俗称前列腺肥大.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尿线变细、无力,甚至尿潴留及充盈性尿失禁,严重者发生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BPH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四种.其中药物治疗适合于症状比较明显,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在8-19分(IPSS),虽具有膀胱流出道梗阻尚无BPH并发症,无外科治疗绝对指征者.与手术相比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不良反应少且不会发生严重和不可逆转的副作用,特别合适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人群.目前治疗BPH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①α-AR阻滞剂;②5α还原酶抑制剂;③植物类药.

    作者:薛刚;张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46例分析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对246例(12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246例患者均达到了脱盲的目的,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3.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安全、经济.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