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荣
本文对网络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现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黎桂榕;李洁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人体动态的阴阳平衡中,阴是阳的物质基础.并且相对于阳来说,又具有形成较难,容易亏虚损伤,伤后难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而留下终生功能障碍的特点.正确认识这种特点,无论对于生活、养生保健还是临床辨证论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VAP的发生于患者免疫力低下、体位、误吸、气道损伤、长期使用抗生素、病房环境、呼吸机的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VAP.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加强营养治疗,体位护理,气道护理,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呼吸机管理,空气消毒一定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曹秋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救治72例左心衰竭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王翠艳;张翠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体会,以进一步改进我科护理工作.方法:将80例我院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应用于儿科病房后,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
作者:李晚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当便秘发生时,昏迷患者有躁动不安、消化不良、粪结石形成等表现,清醒患者可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等不适.如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分析便秘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屠丽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脾脏组织柔软脆弱且血供丰富,外伤后易损伤破裂,脾外伤约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0~67%,居首位.自King和Shumker报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R)之后,近年又发现脾切除术可以造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故目前在对待脾脏破裂的治疗,更倾向于保脾手术,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部分切除实行保脾,成功的手术加上术后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术后护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重型颅脑外伤是急诊创伤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高因素之一,而颅脑外伤后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我科重症监护室自2007年1月-2011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316例.从2011年3月起,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肺部感染,我们分析了该类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利;巴筱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我科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手术方法以及麻醉方法和预防做研究探讨.结果:在本组中的32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27例患者经早期的诊断与早期的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肺栓塞与脑栓塞以及下肢的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部分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或肥胖,包括高龄或者具有代谢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案确立问题,检索相关证据,评价证据的可操作性,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实践.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98.22%其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ADL.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170例无痛人流如下护理: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术后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真正做到了全程护理,精心护理,人性化护理,手术成功率达100%.
作者:朱华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应用于宫颈妊娠的一种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对15例宫颈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重点做好对穿刺部位、下腹疼痛、阴道流血、β-HCG监测、下肢血循环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实施健康宣教中向患者说明本治疗的特点.
作者:江淑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柴胡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品种混乱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功效有争议的药物之一.考察调研我国22个省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达12种之多,依次为北柴胡、狭叶柴胡、膜缘柴胡、锥叶柴胡、小叶黑柴胡、黑柴胡、雾灵柴胡、银州柴胡、秦岭柴胡、兴安柴胡等.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中,入药柴胡品种已增至21个.现各地应用柴胡有用其根的,有单用其茎叶的,有用其全草的,可谓品种繁多,应用混乱.本文所述,是关于市场柴胡应用品种调研的一些浅析.由于水平有限,体会不深,不当之处,评批评教正.
作者:邹旭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邢浩;陶可胜;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经过对2009~2010年70例失眠症患者的中医推拿治疗包括推、拿、点、按、揉、擦手法.结果:笔者采用推拿点穴治疗失眠70例,疗效显著.结论:通过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明显.适合各类失眠症患者.
作者:丁帮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舌针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方法:2004-01/2005-10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瘫科住院脑瘫儿童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舌针组)36例,对照组(体针组)23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取心、肾、脾、肝、聚泉、舌柱、中矩、金津、玉液为主;对照组取四神聪、百会、神庭、廉泉、列缺、照海、风池、哑门为主.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经S-S检查法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舌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较体针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霄;张敏;宋虎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治前列腺电切综合症的效果,运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配合.可优化护理配合质量,提高了手术及护理的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信芝;刘光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干出血是一种病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约占脑出血的1%左右.一般认为,脑干出血5.0 ml以内的病人有生存的可能,>5.0 ml死亡率在50%以上,>10 ml死亡率近100%.脑干出血会引起意识、呼吸、循环等功能障碍,病情常进行性恶化,死亡率高.发病后昏迷深,延髓性麻痹,病程长,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因此,脑干出血抢救成功与否,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科对一例脑干出血患者,以预防并发症为主,加强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查天兰;姚萍;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