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近几年来,医学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多层次、多专业化发展.我们学院在本科层次上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医学工程学等专业.专科学历设有视光医学、心电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而医学影像学做为临床基础专业,是其他各个专业需要掌握或了解的必备知识.然而,由于不同专业对医学影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求程度不同.因此,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影像实习教学方法,提高实习效果,达到各专业对教学大纲影像教学的要求,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我们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影像实习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与体会,提供给大家参考.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种过程,发生在各行各业.而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沟通的主要内容是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等方面的内容.护理是一门具人性、极富人情的专业,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社会性、人文性的结合与统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大大增加,护理模式也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除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知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就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陈燕;查桂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苏碧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一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10天,另一组采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10天,均每日一次.结果:A、B两组中轻度盆腔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有效率95.1%,配合微波有效率100%,痊愈率A组为81.5%,B组两者合用痊愈率100%.中重度盆腔炎A组经过10天治疗,痊愈率96%.经纳米银凝胶及微波配合治疗均一疗程治愈,治愈率100%.
作者:王冉;王海红;兴燕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88例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行雾化吸入治疗,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8例全麻患者实行雾化吸入.结果:88例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呼吸道并发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该病的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病因的理解以及诊断治疗水平,避免再次发生误诊误治现象.方法:对全部14例误诊误治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病情实施对症的手术治疗,其中4例病人实施颈前路手术,10例病人实施颈后路手术.结果:本组全部14例均被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经手术治疗后,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及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术后症状出现加重;2例肩周炎、2例神经官能症、2例锁骨上肿瘤、1例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1例帕金森氏综合征病人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例短颈畸形者术后截瘫.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而言,全面细致的检查是诊断该病为首要的且不可或缺的程序,是避免发生误诊误治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赵焕芬;张潇匀;张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CT 技术操作只有通过提高扫描技术,才能明显提高扫描的质量.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述CT室技术人员如何提高扫描技术和护理技术,为保证CT图像质量和诊断医师的明确诊断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作者:李帮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行了浅谈.
作者:曹青梅;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治疗7d,负压控制在-60~-80kPa(-450~-600mmHg).结果: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1例发生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迅速彻底对骨筋膜室减压,简单、经济、安全高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王鑫;艾尔肯;侯彦杰;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尿毒症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加之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及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尿素氮迅速下降,晶体内吸收过多的水分,可促使晶体混浊和发生白内障.1因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推广,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逐步降低,2改善视力功能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57眼﹚血液透析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蓉;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MEDPOR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临床应用,并对比评价其效果.方法:22例(22 眼) 分别行Ⅰ期(18 例) 或Ⅱ期(4 例) MEDPOR义眼座植入术,10例(10 眼) 分别行Ⅰ期(8 例) 或Ⅱ期(2 例)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结果:随访4~24 月,22例MEDPOE义眼座植入者均获良好效果,无明显义眼座暴露或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发生,9例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者获良好效果,1例义眼座暴露,经结膜修补后效果良好.结论:MEDPOR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均为理想的眶内植入物.
作者:郑晖;赵晓静;杨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传统方法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然而静脉输液也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为确保临床静脉输液操作安全、规范、有效,正真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必须经过规范培训,认真执行输液安全操作规程,所以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护士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秀美;杨异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作者:周赵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肺栓塞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病理过程,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是肺栓塞常见的类型,占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症状多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咳嗽、晕厥等,特异性差,易误诊,病死率高,因此,护士应有做好预防护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护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现将我院救治28例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当便秘发生时,昏迷患者有躁动不安、消化不良、粪结石形成等表现,清醒患者可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等不适.如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分析便秘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屠丽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气垫床在前列腺术后对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通过120例前列腺术后患者用交替充气式气垫床术后的护理治疗效果与100例前列腺术后使用普通病床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使用普通病床患者相比较,加用气垫床患者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各种管道护理、预防压疮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并无一例压疮发生,护士工作负担明显减轻.结论:前列腺术后患者用气垫床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洁的方法,既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又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陆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6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吸氧、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患儿的肺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万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鉴于PBL教学法的良好教学效果,近年来不少医学高专院校也在逐步开展PBL教学研究和探索,但面临诸如学制、学生、以及教师方面的障碍.通过分析寻找针对性解决措施推进医学高专教学改革.
作者:张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家庭用药出现的问题,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老年患者家庭用药趋于合理.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门诊老年患者120名,了解他们家庭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多数老年患者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用药种类较多,有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老年患者用药过多、滥用等不合理现象较多,医师和药师要对老年患者多进行合理用药宣传.
作者:陈玉玲;秦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