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艾尔肯;侯彦杰;买买提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网络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现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黎桂榕;李洁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西医结合消化疾病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表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研究从传统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治疗发展到中药杀灭 HP,改善胃粘膜微循环和改善胃粘膜功能.展望 21 世纪西医消化病学的发展及创新,为创造西医治疗新消化病学而努力工作.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儿科护理学内容多、范围广、知识体系的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这影响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护理临床课教师不断的追求.工作中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刘宇;杨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措施.方法:对符合要求的50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透析,返回病房或回家.结论: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方式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周晓容;刘鹏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硫辛酸30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连续2周,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明确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作者:孙润锋;李志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33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233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7例合并高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下丘脑损害、大剂量脱水剂、补液不足及血糖升高患者易并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患者病死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易并发高钠血症,病因可能与丘脑出血及脑出血早期大剂量脱水剂应用等因素有关,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预后差.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万和德;文见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ICU患者中的应用,ICU患者病情变化快,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用药多且复杂,同时常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锁骨下静脉具有管腔粗大、血流速度快、位置固定等优点,在抢救病人时能快速补液,对血管刺激小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临床输液,提高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往往循环较差,穿刺难度大,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延误抢救时机,锁骨下静脉置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朱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2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在加用引流治疗.结果:两组3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两组愈合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0.2天和13.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且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可增加降压效应.
作者:施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单药节拍化疗同步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6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20例,小细胞肺癌10例,食管鳞癌32例,食管腺癌6例,食管小细胞癌1例,鼻咽癌11例,直肠癌6例.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69~84岁.结果:全组86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7.2%,其中24例获得CR,51例获得PR.主要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反射性食管炎或咽炎等,但多表现为0-2级.结论:单药节拍化疗同步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毒副作用轻微,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葛含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人体动态的阴阳平衡中,阴是阳的物质基础.并且相对于阳来说,又具有形成较难,容易亏虚损伤,伤后难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而留下终生功能障碍的特点.正确认识这种特点,无论对于生活、养生保健还是临床辨证论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 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黄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3942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孕产妇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选择佳的教育方法途径,以满足孕产妇的健康知识需要.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为孕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和产科护理质量,预防产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王宝娥;白亚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按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做到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柴胡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品种混乱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功效有争议的药物之一.考察调研我国22个省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达12种之多,依次为北柴胡、狭叶柴胡、膜缘柴胡、锥叶柴胡、小叶黑柴胡、黑柴胡、雾灵柴胡、银州柴胡、秦岭柴胡、兴安柴胡等.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中,入药柴胡品种已增至21个.现各地应用柴胡有用其根的,有单用其茎叶的,有用其全草的,可谓品种繁多,应用混乱.本文所述,是关于市场柴胡应用品种调研的一些浅析.由于水平有限,体会不深,不当之处,评批评教正.
作者:邹旭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治疗.方法:采用对比研究与总结回顾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04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评价再治疗疗效.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包括肿瘤部位、Dukes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复发的处理包括,再手术34例,改行Miles术15例,局部复发癌灶根治性切除17例,结肠造瘘术25例,会阴部转移癌局部切除13例,同时配合一定的放化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5.77 %(58/104)、41.35 %(43/104)、32.70 %(34/104).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清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颈椎旋转复位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等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痊愈 60例(66.67%),有效28例(31.11%),无效 2例(2.22%),其中急性损伤者,经 1~3次治疗治愈,慢性劳损者经 5~l0次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手法治疗颈性头痛安全方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水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采用带膜带放射性125I粒子食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患者术前CT及内镜提示病变的大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出放射粒子的剂量,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在小C臂下将支架植入食管,覆有粒子的支架段于肿瘤位置打开,对狭窄段食管进行扩张,并持续放射对肿瘤进行杀伤,临床上选择10例Ⅲ~Ⅳ期的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0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能进食软食,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胸片及CT复查7例提示病灶较术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2例变大;10例随访近6个月,均未出现死亡及食管再狭窄患者.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带膜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作者:熊盾;张杨;李海燕;杨波;罗正永;夏绍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患者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予以中医大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推拿手法和身痛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运用大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