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

王红霞

关键词: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2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在加用引流治疗.结果:两组3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两组愈合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0.2天和13.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超声科2008年4月-2010年4月应用阴道超声诊断的宫颈病变280例,采用经手术结果与病理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280例宫颈病变中,宫颈纳囊221例,宫颈息肉42例,宫颈癌9例,其它8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议脑瘫儿童的游戏疗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发泄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象征性地满足其愿望.游戏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其创造性.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服务站就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策略

    目的:探究社区服务站就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50例医疗社区服务站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各75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良好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总良好率为69.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对照组好.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少高血压复发的可能性.

    作者:魏存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产妇以及患者在医院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并据此给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到我院妇产科的1210例手术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患者数据.结果:医院感染共计发生了30例,发生率相为2.5%左右,在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比较常见的有:泌尿道、呼吸道、以及手术切口,其中呼吸道为常见,泌尿道次之.但是不同的手术组发生率还有变化,剖宫产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呼吸道处,子宫切除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泌尿道处,会阴切开术高的发生率位于手术切口处.结论:患者在医院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只要针对易感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将大大降低.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骨密度(BMD) 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70例RA患者的跟骨的骨矿含量.结果:70 例RA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47%.RA患者中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糖皮质激素长时间药组较短时间用药组的骨质疏松发生多(P<0.01).RA患者中慢作用抗风湿药组与非慢作用抗风湿药组间引起骨质疏松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的同时,应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尽快减少激素用量.

    作者:于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安定配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致幼儿局部皮肤溃烂1例

    安定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本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皮质下脑干部位突触前与突触后的Υ-氨基丁酸(GABA)受体,使之激活.主要作用:①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②遗忘作用;③抗惊厥与抗癫痫作用;④松弛骨骼肌.在临床中,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时也被普遍使用,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一致的肯定.但近期我院在治疗一名热惊厥的患儿,静脉推注安定时引起了局部皮肤.

    作者:陈旭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6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本院的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西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的62个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治疗Hp感染的疗效.结果: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病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全部治愈的有25例,治愈率为80.65%,治疗有效的为5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全部治愈的有18例,治愈率为58.06%,治疗有效的为10例,总有效率为90.32%.二者治愈率有显著差异,Hp感染根治率前者为93.55%,后者为77 42%,二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结合的联合疗法在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和Hp感染的根除方面比单纯的三联疗法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

    作者:尹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救治72例左心衰竭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王翠艳;张翠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起非法行医案处理后引发的思考

    非法行医现象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005年以来,国家对非法行医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但非法行医行业一直是暴利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有不法行医人员一直从事非法行医工作.笔者以一起非法行医案件处理后引发的思考为例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提出如下个人见解.

    作者:丛树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儿科护理学内容多、范围广、知识体系的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这影响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护理临床课教师不断的追求.工作中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刘宇;杨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的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年龄、病史、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前列腺体积、尿流速以及手术情况等.结果: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有354例(89.94%),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4例(11.06%).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病史较长,IPSS和QOL评分显著增高,前列腺体积也明显增大,尿流率减小,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尿潴留,外科手术可能性大.然而两组在年龄和PSA值的差异不大.结论:前列腺炎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诱因,并且炎症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急性尿潴留、手术的风险.

    作者:郭世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0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措施.方法:对符合要求的50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透析,返回病房或回家.结论: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方式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周晓容;刘鹏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室器械准备缺陷防范的效果研究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方式、手术器械不断更新的现状下,手术室护士如何更好、更快地配合这一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护理措施,降低缺陷率,保证护理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的一个层面.

    作者:朱莉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3942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孕产妇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选择佳的教育方法途径,以满足孕产妇的健康知识需要.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为孕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和产科护理质量,预防产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王宝娥;白亚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概述

    医疗责任保险是管理医疗风险、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有力工具,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及建设情况,可以对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稳步推进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崔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10月社区内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酒、血压监测、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按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做到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在儿内科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在儿内科病房中的推进及其意义.方法: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由责任组长每天根据本组患儿病情及护理组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决定组员包干的病员数,一般每位护士包干6~9人次,责任组长统一监管,督促护理质量.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以来,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样既能不断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又能提高责任护士的管理带教能力.结论:在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以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工作,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理念,不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毛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试点病区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对其负责的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魏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淋巴循环按摩法对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淋巴循环按摩法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手外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手外伤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外加淋巴循环按摩.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手灵巧度测试(9孔插板试验)进行手功能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手关节TAM优良率及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手灵巧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淋巴循环按摩法有利于手外伤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欧建英;甑君;梁翎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