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博
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作者:周赵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传统方法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然而静脉输液也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为确保临床静脉输液操作安全、规范、有效,正真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必须经过规范培训,认真执行输液安全操作规程,所以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护士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秀美;杨异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应用蒙医药理论,研究探索治疗妇女寒症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治疗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治疗措施和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防止血糖下降过快过多,饮食控制要适量,运动量要适量,不要酗酒,老年人应避免口服长效磺脲类药物,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要注意用药量等,对患者及其亲属的指导,了解原因,预防复发,并对低血糖能够急救和预防.结果: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是80%,下降至40%,40个低血糖患者中38个是血糖下降过快过多引起的,护理干预后,减少了血糖下降过快过多的情况.
作者:金锦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VAP的发生于患者免疫力低下、体位、误吸、气道损伤、长期使用抗生素、病房环境、呼吸机的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VAP.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加强营养治疗,体位护理,气道护理,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呼吸机管理,空气消毒一定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曹秋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的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年龄、病史、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前列腺体积、尿流速以及手术情况等.结果: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有354例(89.94%),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4例(11.06%).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病史较长,IPSS和QOL评分显著增高,前列腺体积也明显增大,尿流率减小,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尿潴留,外科手术可能性大.然而两组在年龄和PSA值的差异不大.结论:前列腺炎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诱因,并且炎症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急性尿潴留、手术的风险.
作者:郭世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临床护理工作,寻找护理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总结避免发生此安全问题的护理方法.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发生护患纠纷9例,护理差错3例,其主要原因为:护士对医院制度不够重视、操作不熟练、中医知识了解较少、护患沟通差及患者自身对中医的误解等.临床应对措施应从护士基本素质入手,强调护理安全知识,加强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工作中注意弘扬祖国医学.结论:在中医护理中,可能会存在有各种护理问题,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常治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所谓电子处方,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电子处方系统按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收费、配药四部分.病人到医院初诊挂号时就会在系统中登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资料,获得IC卡,医生问诊后直接在电脑上开电子处方.病人就诊完毕即可持IC卡缴费取药.该系统在我院运行2年,极大地提高了我院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处方的质量,深受病人的好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就电子处方系统运行2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预后.无菌技术不严,轻者影响无菌切口的感染率,重则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无菌技术质量必须加强管理.无菌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是有效的无菌质量管理方法,我院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严把手术室质量管理关,明显的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康连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为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每日1次,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17.58;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547.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好.
作者:张仁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视力低予同龄正常水平.近视是世界上常见的危害视力健康的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近视病因及如何防治近视.
作者:金亚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颈椎旋转复位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等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痊愈 60例(66.67%),有效28例(31.11%),无效 2例(2.22%),其中急性损伤者,经 1~3次治疗治愈,慢性劳损者经 5~l0次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手法治疗颈性头痛安全方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水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其临床症状,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治疗.结果:痊愈43例,有效14例,痊愈率为74.1%,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康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方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精神科多种危险行为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早发现、早预防,降低危险行为.结果: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精神科危险行为发生降低.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降低精神科的危险行为.
作者:段洪兰;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同行者普遍认可.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要牢记医药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临床药学监护的道德意义.
作者:孙爱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风险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的对策,供呼吸内控护理工作人员参考.方法:首先分析了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若干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对这些护理策略的实施,使得我院呼吸内科护患关系更加地和谐,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程度地好转.结论:加强对呼吸内控护理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能够有效地控制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洪克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共47例患者,显效21例(44.68%)、有效24例(51.06%)、无效2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相比单用硫酸镁具有显效率高、总有效率提升较为显著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欧兰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盆腔淤血综合征以慢性下腹、腰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淤血是其病理基础.推拿治疗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法、选择合适的部位和穴位可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微调解剖位置、调补脾肾,终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耀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给予早期康复加针灸治疗,对照组51例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及FIM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加针灸治疗能够较好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了残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复方丹参液冲洗结合抗生素滴眼液、眼膏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护理措施在其治疗中的价值,总结护理干预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复方丹参液冲洗结合抗生素滴眼液、眼膏的方法治疗8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同时采取护理干预包括预防交叉感染,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正确冲洗患眼、滴眼药水、涂眼膏的方法等.疗效判断标准:眼睑水肿及结膜充血和局部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完全消失为治愈,基本消失为基本治愈;好转是指眼睑水肿及结膜充血较前明显减轻,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是指主客观症状无改善.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62例,占77.5%;基本治愈10例,占12.5%;好转6例,占7.5%;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切断了传播途径,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
作者:夏艳萍;杨红云;胡力生;饶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