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晖;赵晓静;杨秀霞
冠心病的介入检查及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的特点,但此种检查治疗需要进行穿刺,术后需平卧位并患侧下肢制24 h,这就使患者易出现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等情况,如果患者不能按要求卧床休息及患侧下肢制动则易出现伤口部位出血、皮下气肿、甚至引起患者发生休克等并发症.为了探讨冠心病介入检查治疗术后既防止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又减少患者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等不适,我们对此作了研究.
作者:卜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使人类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必须尽快发展社区护理.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已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400 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将近1.2万个,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但是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社区护士人力构成比偏低、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较为缺乏、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和内容较为有限、以及社区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等.
作者:崔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9 年 2 月-2011 年 7 月来我科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患者 120 例,其中男性患者 48 例,女性患者 72 例,平均年龄 68 岁,病程 8-72d,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将 120 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中药内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针刺 1 次/ d.中药由专人水煎服每日 1 剂,15 日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30.0%),有效(40 0%),无效(30.0%),总有效率 79.0%;观察组患者显效(41.7%),有效(53.3%),无效(5.0%),总有效率 95%.结论: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作者:杨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邢浩;陶可胜;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肠内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检测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胆肠内瘘致胆石性肠梗阻89岁女性患者1例,对其使用肠切开取石术,观察手术过程和临床效果.结果:术中继续探查见右上腹胆囊和空肠被大网膜包裹粘连,未再继续解剖,至此可以证实患者术中诊断为胆囊内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有多种因素引起.发病初期,肠梗阻之前的解剖和功能上的变化,发生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肠循环,坏死和继发感染,这可能终导致败血症,休克和死亡.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保新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增强了药师的作用,促进了合理用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使药师的职能从单纯的药品调配转向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配置中心按照无菌技术配制药物,使药品安全有了有力的保证,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医药资源的浪费.
作者:孙微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脾脏组织柔软脆弱且血供丰富,外伤后易损伤破裂,脾外伤约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0~67%,居首位.自King和Shumker报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R)之后,近年又发现脾切除术可以造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故目前在对待脾脏破裂的治疗,更倾向于保脾手术,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部分切除实行保脾,成功的手术加上术后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术后护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外应用静脉营养支持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于临床,至目前已普及到区(县)一级医院,而且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尤其对严重创伤,重度感染,大手术后,胃肠道瘘,短肠综合症,大面积烧伤等提供了病人必需而全面的营养物质,在调节机体免疫,促进创伤愈合,维持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这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危重病人治疗中一个新的突破.
作者:孙小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重度脑外伤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近几年内收治的部分重度脑外伤病人的麻醉处理.本组病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都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式的麻醉方法.结果:本组42例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经过扩容、颅内压控制等麻醉处理后,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没有发现很严重的并发症,都能够安全地度过麻醉手术期.术后死亡2例,另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式的麻醉方法,在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可以提高重度脑外伤病人手术的成活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登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我科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手术方法以及麻醉方法和预防做研究探讨.结果:在本组中的32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27例患者经早期的诊断与早期的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肺栓塞与脑栓塞以及下肢的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部分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或肥胖,包括高龄或者具有代谢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7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脑卒中以及年龄因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以防其发展至脑梗死
作者:刘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同行者普遍认可.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要牢记医药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临床药学监护的道德意义.
作者:孙爱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发病率搞、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第三大致死疾病、第一大致残因素.致残率约70%-85%为偏瘫,我国每年新患中风患者约200万人,死于中风者高达100万人,并有年轻化趋势.由于该病预后往往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以推拿为主的手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近10年来推拿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张小丽;齐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存脑卒中患者大约600万.脑卒中具有高度的致残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导致严重抑郁情绪等情感心理反应.我院ICU、神经内科及康复科自2009年3月起合作,对经由ICU及神经内科治疗稳定,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过41分的患者,转入康复科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期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现就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作者:石文玲;付晓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食管贲门狭窄行胃镜下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作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姑息治疗,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营养供给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7年5月~2010年3月,对9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1例误饮过氧乙酸液致食管狭窄的患者在内镜下行气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陆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经过对2009~2010年70例失眠症患者的中医推拿治疗包括推、拿、点、按、揉、擦手法.结果:笔者采用推拿点穴治疗失眠70例,疗效显著.结论:通过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明显.适合各类失眠症患者.
作者:丁帮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科室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护患沟通量表对护患沟通进行评价.并对比两阶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010年段,我科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效果更好,2009年段比较,p<0.05.2010年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科室管理中,有助于构建和谐科室,促进护士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
作者:奚春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社区服务站就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50例医疗社区服务站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各75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良好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总良好率为69.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对照组好.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少高血压复发的可能性.
作者:魏存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硫辛酸30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连续2周,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明确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作者:孙润锋;李志改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