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例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治体会

肖存莲

关键词:阴道上皮, 上皮内瘤变, 临床, 不典型增生, 年轻患者, 癌前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生殖道, 自行消退, 治疗程序, 再生能力, 阴道涂片, 鳞状上皮, 浸润性癌, 干预治疗, 干预措施, 病变程度, 原位癌, 阴道镜, 阴道癌
摘要:阴道上皮内肿瘤(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是指局限于阴道上皮层内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病灶,包括了上皮内的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是阴道浸润性癌的癌前病变.阴道被覆上皮为鳞状上皮,修复再生能力强,部分病变程度轻微的年轻患者(主要为VAINⅠ患者)可自行消退,无需特别干预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而针对病变严重的VAINⅢ患者,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如不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可终进展为阴道癌.近年来,随着阴道涂片及阴道镜应用的广泛普及和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增加,VAIN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本文就我院曾诊治的17例VAIN患者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VAIN的诊断与治疗程序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排尿中的应用,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临床护理中对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初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产后及中医穴位针灸护理干预可预防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痛苦,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以供护理管理者参考.方法:总护士长在2011年1月起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010年7月~2010年12月与2011年1月~2011年6月两时间段的我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结果:2011年1月~6月,由于使用了风险管理模式,我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与2010年6月~12月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避免各种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值得护理管理者应用.

    作者:凌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1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 < 60岁)溃疡病例69例(中青年组)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胃镜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 < 0.05),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与青壮年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充分认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对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健;黄小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作者:凌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炎病患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其效果比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观察组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74.5%;对照组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有9例,总有效率为41.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疗效好且快,其副作用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缺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找出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人员当时的心情状态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训练,提出防范措施以预防或者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作者:余卉;孙乐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神经外科医疗护理纠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提高服务意识与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的质量与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方法: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与病人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护理管理,并完善落实护理制度;针对常见纠纷原因制定具体措施;正确认识、及时处理护理纠纷.结果:法律意识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增强、规范化培训的加强、规范护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得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明显下降.结论:;在全面分析护理纠纷原因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作者:唐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临床救治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1岁),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进行血液透析救治的经验.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青年组的肾性衰竭比例较高,老年组肾前性、肾后性衰竭比例较高,经血液透析治疗,青年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老年组.结论:早期行充分血液净化、对症治疗,对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颜怀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循证护理实施前收治的2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实施后收治的35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即提出临床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实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DVT6例,发生率20.7%,实验组发生DVT2例,发生率5.7%.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是积极有效的,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55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联合肌注甲氨蝶呤,与对照组30例肌注甲氨蝶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阴道排出蜕膜管型例数、用药2周后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例数、治愈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为高,两组比较,同等时间观察组β-HCG值下降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季顺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的局段性扩张,当扩张腹主动脉的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1.5 倍时即称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作者:邓益民;王娟娟;万帅帅;张婷;董克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越性.方法:1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根据病灶部位、大小、是否破裂、有无生育要求等决定手术方式.开腹组8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按常规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时间早、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濮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2011年7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云东;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循证为临床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形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循证护理实施的步骤方法为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查阅有关临床实证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通过相关循证护理干预,51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良好,未发生压疮,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并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它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促进护理学的必然发展,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韦广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5例脑胶质瘤术后经劲内动脉灌注尼莫司汀的观察和护理

    35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护理重点是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指导和病情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玉梅;张常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社区医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100例和非综合干预组10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干预治疗组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年均医疗费用都明显优于非干预治疗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曹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45例分析

    我院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2005年10月至今已进行4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起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确诊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5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56例在我院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美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间质性肾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抗生素为主,其他致病因素包括特发性的以及细菌、病毒感染;患者多数有发热及尿量改变,少数可有皮疹、关节痛等;辅助检查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异常,还可以通过肾小管功能以及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半年内恢复.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应早期明确诊断及致病因素,及时采取合理治疗,以期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夏静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