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艳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脑梗死患者MMP-9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继续降低,较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降低更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并可以降低MMP-9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宾学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方法, 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受术者的恐惧心理,从而满足人们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我院从2009年1月~2010年1月开诊门诊无痛人流手术480例,利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通过从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和良好的术后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霍正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问题之一.国外的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其发生率为3% -14%[2],在我国UEX没有确切统计,医院的研究报道从5.4%-15.5%不等[3-9].UEX可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还可导致循环、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对生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无论何种原因,一旦发生UEE,均应视为呼吸道急症,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UEX的紧急处理、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娟;何小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肺结核是糖尿病人常见的病发症之一,通常发病率是正常人肺结核发病的3到5倍,目前正以每年5%至10%的几率逐年上涨.本文笔者就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肺部结核的影像做粗浅的探讨,以供广大医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王银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肢体挛缩畸形5例,肩痛4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便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15%;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肢体挛缩畸形2例,肩痛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治疗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消化外科1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再出血患者中吻合口出血有5例,占50%,残胃粘膜损伤出血2例,占20%,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2例,占20%,胃癌出血1例,占10%.经过外科再手术后9例痊愈,1例因胃癌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关键在于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伍帜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因胫骨骨折行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术后一年时间,疗效优52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可早日恢复日常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心肌运动异常与心电图对比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心肌运动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寻找一种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方法.结果:超声对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正确率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直观、准确、敏感性高,对心肌运动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炎病患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其效果比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观察组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74.5%;对照组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有9例,总有效率为41.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疗效好且快,其副作用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多发于秋冬季节,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至3周岁的婴幼儿,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无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多数患儿伴有呕吐、发热,严重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症状.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药物,我科采用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羊慧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皮肤老化通常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缓皮肤光老化发生.
作者:周秉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 年2月~2011年9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排尿困难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顺产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且阴道顺产组及胎头吸引器助产的完全性尿储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产程中及时鼓励产妇排空膀胱,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特别是动作粗暴的检查,减少会阴水肿和感染,及时处理产程异常者,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尿潴留.
作者:周乃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中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取分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简化Fugl-Meyer(FMA)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MA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积分均提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分期针刺较传统针刺能更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作者:姚国新;周飞雄;曾科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以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3年后的死亡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积极的控制,并改善患者自身的贫血状况.
作者:胡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口服抗菌药对于法国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1年月收治的80例经剖宫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法,治疗组患者应用口服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药物费用、产褥期感染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产褥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口服与静脉给药对预防产褥期感染无明显差异,但是口服给药经济方便,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苏月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38例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并发症患者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有效治疗并查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通过对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与探讨、学习使这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至0.1%
作者:王冉;兴燕凌;王妍;范广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56临床资料56例患者男36例,女20例,小26岁,大65岁,病程短的几天,长三年多,全部病例均经腰椎CT片,MRl,X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陶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呼吸道病菌与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进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对致病菌的分布情况与抗生素其耐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共检出14种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于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大肠杆菌于头孢他啶与头孢曲松钠的耐药较低,另外肺炎克雷伯菌于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哌酮钠的耐药率也较低.其中金葡菌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则低,而于青霉素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高.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过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均能找出敏感抗生素,为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及以高患者治愈率,提供以良好的依据.
作者:杨声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疗单位的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原有的医院只管看病其他自理的心理已经明显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发展新形势下的优秀的医疗团队,就必须要创新和发展医疗团队内部管理和调整.基础护理作为医疗体系中前沿、也是根本的一项工作,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护士而言,每天多必须面对不同问题的患者,所以基础护理是医疗过程中服务医疗的直接体现.本文针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找出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人员当时的心情状态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训练,提出防范措施以预防或者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作者:余卉;孙乐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