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兴燕凌;王妍;范广平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因胫骨骨折行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术后一年时间,疗效优52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可早日恢复日常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比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8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普刀治疗)和对照组(微波治疗)各43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0.4±2.0)ml,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4)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0.2)ml,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传统微波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可术中同时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有效防止宫颈癌的漏诊、误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降低人类死亡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0亿,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2008年较2002年增加了4000万.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2%、6.1%,[1]发现高血压人群常常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对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毛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皮肤老化通常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缓皮肤光老化发生.
作者:周秉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进行临床分析,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起病方式、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内科治疗主要有稳定血压、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毕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下颌骨骨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5月应用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进行MPR及SSD三维重建的1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较清楚地显示,并能立体地显示骨折地形态、部位及移位情况;但经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发现23处骨折,经后处理图像可发现27处骨折,遗漏4处,漏诊率14.8%.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能显示骨折的全貌及骨块的厚度,从而提高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80例干眼症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平均分成两组,A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B组使用人工泪液加0.25%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结果:半个月后复诊,A组总有效率为32.5%,B组总有效率为72.5%,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结论:干眼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眼干涩感,加用抗生素治疗比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效果更佳.
作者:龙福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420例婚检人群,分别进行婚前地贫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三种红细胞检测指标中以MCH试验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X2=160.93,153.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MCV或MCH联合红细胞脆性试验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根据栓塞部位可分为下肢近端(位于腘静脉内或以上部位)和远端(腘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下肢近端的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作者:李海蓉;丁彩霞;朱薇莹;赵素伟;王娟娟;万帅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0月50例溃疡复发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溃疡无复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消化性溃疡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水杨酸类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情况、治疗依从性、溃疡类型、情绪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缺少42.00%、存在不良生活方式36.00%、水杨酸类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情况18.00%、治疗不依从48.00%、情绪紧张26.00%高于对照组的22.00%、14.00%、24.00%、8.00%P<0.05),是溃疡复发相关因素.两组年龄(43.43±11.56)岁VS (44.25±12.08)、男性44.00%VS46.00%及溃疡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于溃疡发生的不同机制,应针对每一位患者寻找出其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致病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阻止溃疡复发.
作者:闻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求佳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对我院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康复时间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为93.8%,较对照组87.5%的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康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预后良好、治疗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康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在深度烧伤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0例深II度以上的烧伤患者不同功能部位的创面共42处,采用早期手术削痂,自体刃厚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修复.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39处部位植皮区外观完整,皮片富有光泽,移植皮片完全成活;3处部位皮片边缘滑脱,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遗留色素沉着,随访6-12月后,各部位皮肤颜色、外观与正常接近,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可代替自体中厚皮移植,在深度烧伤整形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东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的传染病.危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干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肺出血,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手足口疾病发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尤是≤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针对2010、11年手足口重症病例较2009年增多的趋势,我们组织学习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我们总结了近2年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诊疗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知秋;刘杰;刘清;张敏;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方法:将37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肩部运动、摸高运动、外展运动、避免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及静脉滴注.对照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给予手法按摩.结果:对照组18例中12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观察组19中4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结论: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
作者:俞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探讨老年科病出现的低钠血症的护理问题,通过对本科48例老年病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病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讨论低钠血症的发生、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宫晓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诊断表现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及疑似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由多名CT诊断医生进行判断,其结果显示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疾病.同时测量患者的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的长度以及疾病部位.结果:100例患者中发现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28例,检出率为28%.前降支中段22例,近中段4例,远端冠状动脉辨析狭窄2例.心肌桥的厚度为1到10mm,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小于等于100mm.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显示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发病位置、长度以及心肌桥的厚度,具有安全、经济的优点,可作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郁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49-90天流产不同给药方式及其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门诊孕49-90天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女性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或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比较其流产效果、流产时间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用药量及胚胎、胎盘排出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口服患者,且流产时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也较低;对于米索前列醇的使用量较少,促使绒毛及胚胎组织排除的速度也较快,其不良反应率也明显较低,是比口服更加有效的方法;结论: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流产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少,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规范化心理支持是指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的变化;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段相连续的时间.为了测定规范化心理支持对围手术期麻醉患者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作者:亢忠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感染和改进技术.方法:用回顾性的方法对45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感染发生率为7.59%,置管感染与插管过程污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导管内血凝块堵塞、静脉穿刺时污染、病人的易感性、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在准备输注的液体及处理管道接口时未行无菌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病菌随导管顺行性浸入;致病菌随三通、注射器和连接管道进入导管造成感染;致病菌随各种载体进入导管并在局部滞留感染;远端致病菌导致血行性感染,造成导管局部致病菌滞留感染的控制,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有效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对保证病人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有重大意义.
作者:汤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