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张家明;羊正祥;周志敏;耿炯;缪伟锋;丁忠阳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视神经管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
摘要: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患者联合应用GM-1,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单独视神经管减压术的9例患者中无改善2例,有效4例,显效2例,特效1例,总有效率77%;手术联合GM-1组的11例患者中视力无改善2例,有效3例,显效4例,特效2例,总有效率81%,视力恢复程度优于单独手术组.结论:尽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以明显促进受损视神经的修复,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虚逐瘀合剂合并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补虚逐瘀合剂合并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剂量服用螺内酯片、双氢克尿塞片、培哚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虚逐瘀合剂,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逐瘀合剂合并西药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肯定,并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急诊室护理隐患与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医疗纠纷投诉多,应急事件频繁,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现对其护理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目的,增强护患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差错事故,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早产的探讨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病因以及防治,降低早产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总分娩5934例产妇中468例早产患者的病因以及防治情况.结果:早产的病因主要为孕母因素,胎儿因素,胎盘,感染,外伤等;早产发生率为7.89%;孕28-32W与32-37W比较成活率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高,P<0.05.结论:及早掌握早产的病因和发生时机,尽早防治,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发生率,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作者:杨炜炜;黄沁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中异常情况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过程中异常情况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5月2011年10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35例患者资料,对治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5例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患者,发现11人次异常情况,经处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顺利完成、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很重要.

    作者:张建华;陈美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踝关节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术后分成观察组(综合功能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观察两种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功能康复组总有效率达90%,常规治疗组为35.71%,但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全方面多手段的功能康复对于踝关节骨折能明显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卓华;陈翠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血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120例新生儿脓毒血症患者分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包括有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循环支持、液体疗法及其它常规营养支持,如病情需要给予抗凝对症治疗、脏器代替治疗以及呼吸机和血液透析等).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生命体征、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住院总天数和治愈率.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脓毒血症患儿治愈率(治愈疗效评定标准: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稳定,体温及血象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提高新生儿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是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有效药物.

    作者:张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预防手术加放疗所致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法按摩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方法:将37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肩部运动、摸高运动、外展运动、避免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及静脉滴注.对照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给予手法按摩.结果:对照组18例中12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观察组19中4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结论: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产后尿潴留106例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 年2月~2011年9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排尿困难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顺产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且阴道顺产组及胎头吸引器助产的完全性尿储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产程中及时鼓励产妇排空膀胱,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特别是动作粗暴的检查,减少会阴水肿和感染,及时处理产程异常者,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尿潴留.

    作者:周乃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的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的功能康复办法.方法:针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程度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不同、内固定的不同及个体的不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锻炼方法.结果:随访121例经该方法锻炼的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患者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1.7%.结论: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后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陈闽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1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71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8例,其中因肺部感染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根据患者自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多发于秋冬季节,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至3周岁的婴幼儿,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无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多数患儿伴有呕吐、发热,严重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症状.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药物,我科采用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羊慧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护理

    DR是DM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实质是进展性微血管病变伴血栓形成,该病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有研究表明,5年内的DR的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因此DR的护理任务主要是让患者充分了解什么是DM和DR;消除患者顾虑心理;积极早期预防;主动配合治疗和手术.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褥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褥疮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1年6月褥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15分褥疮高危患者40例作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常规处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减轻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足够的营养.结果:经过多项预防措施,其中38例未发生褥疮,另2例因疾病特殊发生了难免褥疮,1例患糖尿病,l例并发肋骨、颈椎骨折禁止翻身3天后发生骶尾、髋部浅度溃疡,经积极诊治护理于l4天疮面干燥.结论:通过危重病患者的皮肤进行有效预防可以减少褥疮的发生,改善褥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褥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1 56临床资料56例患者男36例,女20例,小26岁,大65岁,病程短的几天,长三年多,全部病例均经腰椎CT片,MRl,X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陶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指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120例口服避孕药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止血相关因素,以及口服避孕药止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12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20例流血患者中,70例流血时间在14-20天,30例流血时间在21-35天,20例流血时间>35天.口服避孕药止血影响因素与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有关系.结论: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避免再孕.

    作者:许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多角度Broden位X线投照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发生在踏空伤、高处坠落伤单足或双足着地时所致.跟骨外伤常规的摄影体位为跟骨侧位、轴位[1].由于跟骨解剖位置的关系,跟骨的常规侧、轴位很难完全显示跟骨的全部影像,容易造成跟距关节内骨折、特别是小裂纹骨折的漏诊.而Broden位则可弥补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跟骨骨折的检出率.笔者通过Broden位与跟骨侧、轴位对跟骨骨折检出率进行比较,探讨Broden位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建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60例分别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方法的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患者,治疗前后按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采取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后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

    作者:詹朝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流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米索前列醇在临床妇产科流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间本院产科所收治的300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了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应用了米索前列醇的研究组患者在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使用镇痛药例数、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临床手术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对于减少患者术中痛苦、提高手术效果具备显著作用.同时米索前列醇还具备安全系数高、应用方便等优势,易于在基层医院显著推行.

    作者:邵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社区医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100例和非综合干预组10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干预治疗组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年均医疗费用都明显优于非干预治疗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曹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